網站首頁[登錄],新用戶?[免費注冊]
最新共享 
主頁 HR資訊 第一訪談 專題 研究 申請讀者會員 往期檢索:
主頁 > 第一資源_雜志 >第一訪談
與國際一流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銀行業人才生態環境建設任重道遠
2009-7-4
分享到:
 字體 

——訪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劉杰

上海是中國金融人才資源集聚度很高的城市,而隨著國務院關于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意見正式頒布,未來10年將是上海金融業飛速發展的階段,而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更大規模地吸引各類各層高素質的金融人才。那么,未來10年中上海這個城市的環境對金融人才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強,金融人才的聚集度到底有多高,這首先需要我們對目前上海的金融人才生態環境和人才隊伍現狀有一個比較全面和客觀的了解。為此,記者日前專門采訪了上海銀行業人才生態環境和人才隊伍現狀的實證調研項目的策劃設計和組織實施者、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兼培訓中心主任劉杰先生。

第一資源:劉杰先生,您是怎么想到要進行上海銀行人才生態環境和人才隊伍現狀實證調研的?

劉杰:去年5月我率領上海銀行業人力資源管理代表團訪問新加坡,這是上海銀行業與新加坡銀行業首次就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比較深入的交流。新加坡總人口700多萬,其中金融從業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6%,也就是說全國至少有40多萬人金融從業人員。之所以有那么高比例的人口從事金融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新加坡有著堪稱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生態環境,全世界各地的優秀金融人才愿意去那里工作和發展。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同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吸引國內外眾多金融人才,尤其是那些具有國際視野的金融英才來上海工作和發展。于是我就產生了研究上海銀行人才生態環境和人才隊伍現狀的強烈想法,并提交我們銀行公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討論,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2008年下半年我們就著手開展了以上兩個課題的專項實證調研。

第一資源: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兩個調研的主要方法?

劉杰:當然可以。銀行人才生態環境和人才隊伍現狀研究都是采用向業界與課題直接相關的人士和部門進行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的,我們設計了相關評價指標和調查問題,采用5分制評價、選擇評價和開放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讓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切實感受和實際情況進行回答。

第一資源:銀行人才生態環境的調查對象有些什么樣的特點?

劉杰:銀行人才生態環境的調查對象是目前在上海中外資銀行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而且是外籍人士或外省籍人士,調查的有效樣本共58個,分布在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東亞銀行、韓國產業銀行、花旗銀行、華一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三菱東京UFJ銀行等14家中外資銀行。雖然人數不算太多,但他們的身份、地位以及分布已經很有代表性了。

下面這幾張圖可以比較清晰地說明調查對象的特點:

國籍

本次調查樣本中外籍人士占20.69%,中國籍人士(包括港澳臺)占79.31%。

服務的銀行

本次調查樣本中外資銀行員工占比為65.52%,中資銀行員工占比為34.48%。

學歷

本次調查樣本中碩士學歷人才居多,共33人,占總樣本數的56.89%。

學習經歷

接近70%的調查樣本具有海外學習經歷。

工作經歷

50%的調查樣本具有在國外的銀行工作經歷。

第一資源:為什么沒有把上海籍高級人員作為調查對象?

劉杰:這很簡單,因為我覺得外籍和外省籍人士對上海的銀行人才生態環境更敏感,更有感受,更有發言權,他們中50%都有過在倫敦、新加坡、東京、香港等國際金融中心工作的經歷,他們在對問卷中的指標進行評價時往往是跟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國際金融中心進行比較后才作選擇的,這就更容易反映出上海和那些城市的差距。

第一資源:銀行人才隊伍現狀的調查對象又是怎樣的呢?

劉杰:銀行人才生態環境的調查對象是個人,而銀行人才隊伍現狀的調查對象是機構,具體來說包括目前在上海地區營業的25家中外資銀行的人力資源部門。其中外資銀行13家,分別是花旗銀行、渣打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德國德累斯登銀行、比利時富通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意大利西雅那銀行、日本住友信托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和東亞銀行;中資銀行12家,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上海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深圳發展銀行、華夏銀行、杭州銀行和廈門國際銀行。無論是數量還是中外資銀行的分布都足以代表上海銀行業人才隊伍的基本現狀了。

第一資源:銀行人才生態環境調查評價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劉杰:包括2個方面、7個大類共57項評價指標,涉及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科技、教育、地理環境等方方面面,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系統。這些方面構成了上海銀行人才賴以生存、得以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包括影響銀行人才成長的各種外部要素,既包括硬環境,也包括軟環境,既包括物質環境,也包括精神環境,即包宏觀環境,也包括微觀環境。

第一資源:也請您介紹一下銀行人才現狀調查評價的主要內容。

劉杰:包括銀行人才基本狀況、人才招聘狀況、人才流動狀況、人才培訓狀況、人才需求狀況等5個方面、24個類別及上百個具體選項和問題。

第一資源:上海銀行人才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的內容很豐富,您是否可以在這兒給我們講幾個主要結論和觀點?

劉杰:上海銀行業人才生態環境的整體滿意度指數為67.97,這一數據說明目前上海市銀行業人才生態環境仍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間。從類別指標來看,參與調查者對人文地理環境和經濟地理環境的評價較高,這兩個類別指標的滿意度都超過了75分;而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評價較低,滿意度僅為63.60分。

與紐約、倫敦、東京、香港等國際金融中心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在全部57項評價指標中只有社會治安環境一項評價結果均好于以上四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僅占評價指標總數的0.02%;而諸如商業文化環境、中西融合環境、市民素質環境、人力資源環境、人才資源環境、市場發育環境、市場規則環境、金融資源環境、銀行競爭環境、銀行發展環境、社會保障環境、社會誠信環境、社會服務環境、人才服務環境、科學技術環境、職業道德環境、社會輿論環境、社會開放環境、國際交往環境、信息資源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休閑度假環境、交通出行環境等23項指標的評價結果均低于以上四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占評價指標總數的40%;其余33項指標的評價結果與以上四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比較都各有高低。

非常明顯,與國際一流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銀行業人才生態環境的差距主要是在軟環境上,而根據我的理解和判斷,以上這些軟環境的改善是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效果的,所以我認為上海銀行業人才生態環境建設任重道遠。

第一資源:那么上海銀行業人才培養狀況與需求調查有哪些主要結論和觀點可以給大家一起分享的?

劉杰:上海銀行業從業人員中女性比例明顯高與男性,分別為61.78%和38.22%,本科及以上學歷約為48.02%,26-35歲及36-45歲員工的數量較多,占比分別為36.76%和30.81%。在人才引進途徑方面,外資銀行和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更多采用社會招聘方式,而國有銀行更多采用校園招聘的方式。目前上海銀行業在引進人才時最關注的能力素質主要包括以下13個因素:相關工作經驗、團隊合作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溝通及表達能力、抗壓能力、領導潛力、責任感、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情緒穩定性、工作主動性和應變能力。個人職業發展因素是員工離職最重要的原因,而且從國有銀行向外資銀行和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流動是上海銀行業人才流動的基本走向。外資銀行在員工培訓上的投入要遠遠超過中資銀行。分支行核心管理人員、個人銀行客戶經理、企業銀行客戶經理、專業風險內控人員、銀行業務產品經理、資金業務交易人員、投資管理人員、合規人員、專業法務人員、信貸人員、金融衍生產品經理和戰略規劃經理等12類人才是未來幾年上海銀行業最需要的人才。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注冊
《第一資源》雜志訂閱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投稿
李婷 女士
T:010-84489588
E:sherry.li@tophr.net


廣告
周嵐嵐 女士
T:021-6380 8109-808
E:marketing@tophr.net


雜志訂閱
胡嘉菲 女士
T:021-6380 8922-804
E:sisi.hu@tophr.net


地址
上海市恒通路360號一天下大廈21層B01室[200070]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久久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色九月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