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10-12 |
![]() ![]() |
||||
![]() |
百度旗下招聘網站百伯(baijob.com)首席執行官李珍文昨日對新浪科技表示,百伯平臺可以接入同行網站共享信息,并進行收益分成。而這種競合態度的另一面是,百伯計劃兩年左右進入網絡招聘行業前三。
上周四,百度人才正式啟用新名稱(百伯)、新域名、新首頁。以百度旗下招聘網站的名號,啟程駛入網絡招聘競爭激烈的紅海之中。
如若不是百度全資子公司,百伯或許像同期許多招聘新兵一樣,難有外界關注。然而百度又似乎并沒有給出更多照顧。例如搜索招聘、找工作等關鍵詞,百伯在競價排名和自然結果中皆不靠前,而搜索職位出現的更是58同城等與百度合作的開放平臺結果。
“百度不會加大百伯的搜索權重”,李珍文對新浪科技表示,百伯從百度獲取的資源,一是兩筆資金投入、二是搜索技術、三是部分資源購買可享受折扣,但仍需真金白銀的投入。而且李珍文指出之所以要更名,也是希望能進一步跟百度剝離。
不過與奇藝相比,百伯新首頁上的百度痕跡還是更重一些。
談及這次改版最重要的變化,李珍文的想法和外界看到的基本一致:即百伯首頁削減了大幅的廣告展示位,只是在右側保留下了五六個。在行業中浸淫了十一年的李珍文,對網絡招聘變成純粹賣廣告的趨勢非常不認同,“終極看,就是沒有廣告位置”。
不靠廣告,那就只能更多的靠“療效”了。在一個發展成熟的行業,免費往往是快速立足的法寶,百伯祭起的也是這樣一面大旗。
“傳統模式的是收門票費,我們不是”,李珍文說百伯是把廣告模式變成按效果付費。例如企業在收到簡歷后,并不需要為所查看的每一個簡歷付費,而是只有在有明確意向、想進一步獲取聯系方式時,才需要向百伯繳納費用。
理想的情況是,百伯能夠幫用戶的和企業快速而有效的匹配。更理想的情況是,百伯未來引導企業自主發布招聘信息,屆時銷售團隊也將沒有存在的價值。甚至同行也可以在百伯上共享招聘信息,百伯以平臺的身份參與收入分成。
現實的情況是,百伯首頁雖然大幅取消廣告位,但在針對各個不同城市的頁面上,仍然保留有類似廣告的大幅圖片招聘推薦位。這種醒目的方式,至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推動百伯在社交功能方面的強化,未來這一方向還將繼續深化。
市場占有率、用戶數量、招聘成功的比率等等,都可能成為衡量百伯成功與否的標識。李珍文給自己的目標是,兩三年的時間里,進入網絡招聘行業的前三。
通常而言,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被稱為網絡招聘的“三巨頭”,此外還有更多的網站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不過有行業內部人士指出,近年網絡招聘行業發展緩慢,在整個招聘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并不高。
一個例子是,某500強企業若有1萬元的招聘預算,投入網絡的僅有3000-4000元左右,剩下的大部分則流向報紙、招聘會、中小獵頭公司等渠道。
李珍文把這視作機會,過去效果不好才使得網絡招聘的接受度低。而談到同行之間的競爭,他也表示這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局面,網絡招聘的增量空間仍然很大。“各家做好各自擅長的事情,到最后大家都能活得比較好”,他說。
“百伯理論上不需要再融資”,李珍文說這家公司自己養活自己不是太難。也是從上周四開始,百伯開始通過運營獲取收入。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 或 注冊 |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
投稿
廣告
雜志訂閱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