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9-22 |
![]() ![]() |
||||
![]() |
用文化塑造格調鮮明的管理制度
雖然“研祥”的名字大眾熟知度有限,但作為中國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發生產機構、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走過 20 年風雨的研祥集團儼然是計算機行業的先行者。目前,研祥在深圳、西安、上海以及德國、美國等地設有多個研發中心、數十家全資分支機構,并建立了覆蓋全球各主要城市的“EVOC”特種計算機產業聯盟。
在技術更替快速的高科技行業,研祥的成功與其植入的獨特的文化基因有關——這種被稱之為“非經典企業文化”的管理方式,讓研祥對于數千名員工的管理游刃有余,更在 2008-2012 年獲得多項殊榮:五次獲得中國最佳雇主、中國人力資源典范企業,中國最佳招聘典范企業招聘百強,中國最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典范企業,以及 2011 年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幸福感百家企業之一。
對于無形無跡的文化管理,研祥卻能“化無形為有形”,通過高效和嚴格的執行力,將企業文化落到實地,推動企業塑造格調鮮明的企業管理制度。
廖廓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例描繪了企業文化的精髓。
首先,2005 年研祥提出了“允許工作做錯,不許拖延不做”的創新原則價值觀具體解釋。公司董事長陳志列承諾做錯的責任由他一個人承擔,如此帶動了其它高層能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事。當下屬因為各種理由,包括請示沒有被回復而將工作暫停時,都要受到嚴厲的批評。比如,研祥下級將報告向上級說明和要求批復的時候,很少用請示、批示這樣的詞匯,一般格式是:XXX,1、2、3,請 X 日前回復,這里強調寫明要求回復的時間,一旦過時就按自己的方案干,絕對不等,這鑄就了“今日事今日畢”的高效工作。
其次,有事說事的分明態度。同事間在工作時間只存在工作交流,而不需要問候寒暄。在研祥人看來,這些語言既不涉及工作,又會浪費時間,嚴重耽誤工作效率,同時還會增加上下級以及同事間的溝通障礙,在公司同事發給同事或者陳志列的郵件中,從來看不到任何的“你好、感謝支持、請您 ***,因為…所以……”等含糊的語調和托辭。一般的格式基本為“某件事,哪些 人 ( 部 門 ) 要 做 到 1、2、3、4…; 需 要提交結果的時間為某月日時…”,言簡意賅。“把事情交待的明確清晰,最大化的追求效率”是每個研祥人都牢記在心中的信條。廖廓打趣地說:“假設有一名員工有事找陳志列,不知道怎么向老板開口,于是說:‘陳總你好,今天天氣真好,沒想到在電梯里這么巧碰到你,見到你我感覺神清氣爽……’如果發生了這樣的對話,那么該員工的行為庫中會被減掉 10 分。”因為研祥規定,見面叫名字,禁止握手,禁止寒暄,有事說事,讓大家在工作以外絕無任何的人事關系壓力。
再次,淡化級別。研祥強調同事之間必須稱名道姓,不得以“某總”、“某經理”來稱呼。而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提高溝通效率,增強工作合作而采取的“淡化級別”,使員工能夠平等和諧的投入到工作中來,越過了工作之外的溝通屏障。在研祥內部,淡化級別是不變的準則,任何人必須遵守,即使對董事長陳志列個人,在公司內部也必須直呼其名,違者必究。“直呼其名還原人名的初始功能,使得人們較易忘卻因級別差異所帶來的各種顧慮,而將關注點放在了解決問題上。研祥認為,要用心恭維你的客戶和合作者,這是一個業務高手的職業素養。但不要用心揣摩你的上級,誰討好上級,誰就不是好員工。
再次,權限分明,職責清晰。廖廓說,她自己剛到公司時,一次給領導的項目審核郵件中結尾寫了“請提寶貴意見”。最終被扣了 10 分,理由是:你是 HR 方面的專家,非專業領域領導的意見并不是“寶貴”的意見。同時,所謂經理若為非原則小事向上級請示,則多半會收到駁回。陳志列認為,凡是能夠經過利弊分析得出結論的問題,都應該由經理人自行決定,而需要陳志列拍板的問題,應該是利弊參半、得失無法確定的“風險”決策。新進入者如此遭遇幾次后,便會明白自己應該獨立做決定的范圍,從而在自己的范圍內擔當起責任,最大限度獨立決策,把事情辦好。只有在“放權”的情況下,各級員工才能各司其職,不僅高效工作,更能在壓力下迫使員工快速成長。
用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戰略
加多寶公司成立于 1995 年,1996 年推出了第一罐紅罐涼茶。旗下擁有加多寶涼茶和昆侖山天然礦泉水兩款產品,也因這兩款產品,加多寶在 17 年間創造諸多品牌奇跡。
在夏楠的眼里,加多寶的人力資源引領了企業變革創新,企業文化推動戰略落地。“加多寶的企業文化,包括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和個人核心能力四個方面。使命是闡述公司存在的價值,愿景是在使命的感召下,通過愿景明確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繼而通過核心價值觀打造團隊核心能力,明確個人核心能力,規范行為標準和各級崗位能力素質要求。”說到企業文化,夏楠頗有心得。她表示,加多寶的使命是“共創健康時尚飲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這樣的文化驅動下,加多寶才能擁有行業領先的核心團隊,創造高效共贏的經營價值,成為世界知名的飲料企業。她認為,企業文化同時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原先加多寶的企業文化體系是“民主、自由、博愛、進取”,該文化符合上一個時期的加多寶文化,卻不適應如今大變革時代。
2012 年 5 月 12 日,一個巨大的變化降臨加多寶,面對失去打造了 17 年的商標,加多寶如何應對?
當時,公司 HR 部門及時召開會議,廣納良諫。而“全面的加多寶化”的推進,依靠的是企業文化的滲透力。“當時需要舊的加多寶系統和品牌進行清盤,然而周末下達的指令,周一同事們上班打開電腦,就發現加多寶的商標和 Logo,郵件系統已經全部更新。這是 17 年過往形成的高效執行力。”同時,負責行政的員工在一周內把涉及原有品牌的痕跡全部更新,甚至包括食堂的飯碗。
此外,在品牌轉換的一年間,人力資源部門發起“紅色力量在行動,每天影響一個人”的活動。而員工們的積極響應度也體現了加多寶企業文化的力量:每個員工外出就餐必點加多寶飲料;遇到不熟悉加多寶品牌的任何陌生人,都會現身說法,饒有興致地講述加多寶的故事,講完故事還會寫一篇紅色日記發到網上;員工自己掏錢買加多寶,打出租車時送給司機進行品牌推廣;在任何餐廳看到原來的品牌未更換,都會給老板遞上紅色改正貼……“我們的這些行為,讓營銷部門的員工十分感動,因為連二線部門的員工都在支持營銷,銷售部從人心不穩變成士氣大增,銷售額連月攀升。”
而今年,HR 部門又新提出“2013,紅色力量,我們在提高: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口號,通過紅色日記、紅色創意、去前線、紅色力量之星等一個個故事把加多寶的品牌帶進千家萬戶。
“通過我們正在經歷的變革故事,我們充分相信,文化和戰略可以形成合力,用第二個 17 年重新打造品牌奇跡的信念植入人心。”夏楠將企業文化對戰略的作用總結為:以使命確定戰略,以愿景聚焦戰略,以核心價值觀把握戰略,以核心能力推動戰略。而企業文化應對戰略中的變革,即在戰略變革中企業文化一定要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從變化中找到穩定性,從創新中找到可復制性。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 或 注冊 |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
投稿
廣告
雜志訂閱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