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11-19 |
![]() ![]() |
||||
![]() |
崛起:爆發的奇跡
進入中國 11 年迎來業績的強勁突破,如新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似乎顯得有些大器晚成,曾惠芬將之解釋為扎實的根基鋪墊,讓如新的崛起水到渠成。
資料顯示,大中華已愈來愈成為驅動 NU SKIN 成長最快的區域
如新的業績記錄不斷被刷新:2012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NU SKIN 如新第三季度收入再創新紀錄,達到 5.2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3%。其中大中華區第三季營收實現同比增長 64%,保持了 14 個季度的持續增長。截止 2012 年 11 月,如新在大中華累計投資已逾 30 億人民幣,2012年宣布中國業務擴展計劃,未來五年將增加 3 倍于現有的店鋪和銷售支援網點數量,拓展直銷區域與業務經營,新增其它銷售渠道以提高市場滲透率。此外,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已在上海啟動建設,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工并入駐。“公司斥資 4.5 億在奉賢區建立總部,計劃的大中華區總部將整合世界級抗衰老科研中心、生產基地與體驗中心,屆時將大幅提升如新的產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要,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說起新總部,曾惠芬女士非常興奮。“我們相信環境會影響氛圍,新總部最大的特點是體現了平等與開放,每個人,包括大中華區總裁在內都沒有固定的座位。員工每天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辦公區域。”她還告訴記者,上下級之間平等相待不僅從辦公環境中體現,從組織架構圖上也能體現。“一般的組織是正三角形,而我們公司是倒三角形,我在下面,上面是兩位總監,表示平日不是他們向我報告工作,而是我向他們的工作提供支持。”
此外,出于對大中華市場的重視,公司將臺灣、香港、大陸三地的人力資源職能從地域上和職能上進行了全面整合,她的團隊中有來自三地的員工,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正沖破文化的隔閡、擰成一股繩,沖擊出另一種全新的、更開放的文化和合作關系。
招聘:“四心”的標準
新進人員數量是反映公司業務增量的標桿,因而所有飛速發展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員工數量的快速膨脹,對此如新也不例外。
去年,智聯招聘協助如新在國內走訪了 16 所高校,共計做了 20 多場宣講會 ,而根據如新今年的招聘計劃,明年將在現有員工 1300 人的基礎上,實現新到崗員工4000 人,如此巨大的招聘數量無疑是人力資源部門面臨的最大挑戰。“很多員工聽到 3 倍于現有員工的招聘量,都很驚訝,這怎么可能?但是我們的行為模式就是勇往直前。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飛奔的團隊們偶爾回頭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跨越了一個個新高點。”
曾惠芬舉例說,今年以來,她已經出差 49 趟,往返了超過 100 航次,有時候,連續加班作戰數日,整個團隊們依舊工作起來神采奕奕,這是因為團隊成員們都有一個夢想,為實現自己和成就公司共同的夢想而奮力拼搏。
接下來的秋季招聘,如新正與智聯招聘合作啟動了全國 64 場校園招聘,同時還會去澳洲、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進行跨國招聘,走訪 10 余所海外高校吸引全球人才。獲得中國年度最佳雇主(智聯招聘 2012 年度最佳雇主評選十強)稱號的如新,在優秀人才吸引方面十分自信,簡歷庫中不乏來自世界級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如新招聘人才有四個條件:野心、善心、信心和熱心。“野心”顧名思義,就是尋找和公司一樣,懷抱夢想的進取型人才;“善心”則體現與公司文化的契合度保持一致;“信心”一詞的內涵,是指在公司事業新階段的開創期,員工要不懼受挫,信心是堅持前行的動力;“熱心”指希望員工能有良好的主人翁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此外,如新定義的人才蓄水池,與其他公司相比更具前瞻性。其針對 5 年后公司的發展戰略需求來制定招聘和人才梯隊培養計劃,而非僅著眼于眼前。對此,曾惠芬表示這源于全員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信心,他們不僅把人才計劃依循業務端1.0 版本提升到 2.0,更著眼于打造帶領團隊進入 3.0 時代的創新人才管理。
激勵:夢想的力量
良好的業績源于員工的不懈努力,而員工始終向上的工作激情源于如新厚積的激勵文化。曾惠芬說,公司毫不吝于表彰和激勵。不僅表彰績效突出的員工,也表彰企業文化的踐行者。每年兩岸四地 1000多名員工齊聚一個城市參加員工大會,大會表彰優秀員工,激勵那些愿意把青春熱血奉獻給如新的員工,讓他們看到自己工作中展現的價值并獲得喝彩。
提到公司的使命,曾惠芬捻熟地說出了 58 個字: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借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這是二十八年前,NU SKIN 如新集團創始人羅百禮先生在創立公司時寫下的公司使命,因為文化的深層扎根,這 58 字的使命,大中華區 1300名員工,任何一位都能直接講出并且闡述意義。”言語間充滿了自豪。“使命是公司創立和存在的價值和目的。公司希望能賦予員工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讓更多懷抱夢想的年輕人通過如新平臺完成自己和公司的夢想。”
夢想的實現,體現在職位的晉升,或者自我價值的展現。為此,負責人才發展的人力資源部更名為“如新 - 新夢團”,這個時尚前衛的名稱代表著公司對人才的期許。“新夢團的主要職責是‘專’菁會Talent Attraction(人才招聘)、‘優’組織 Teaming Up(人才發展培育)、‘新’薪福 NU Happiness(快樂幸福工作)以及‘新’價值 NU Values(員工活動、員工關系)。通過打造一個懷抱夢想、實踐夢想的戰斗團隊來支持每個部門的工作。”
說到人才的培養,如新的具體做法是,通過招聘找到如新需要的擁有發展潛質的人才,隨后進入公司的培育系統煉造,加上客觀的績效考評制度,迅速把高潛人才培養成未來的公司管理者。假設有一個新夢團的主任,在工作一兩年表現非常優秀,公司就會安排他去其他部門歷練,通過跨領域的輪崗,培養出能獨當一面的“通才”,而非局限于某個部門晉升的“專才”。“比如我們部門的總監,之前在事業伙伴發展部門做了 10 年,現在則擔任新夢團的專菁會總監。領導力是互通的,透過其在前部門的歷練,累積了對事業與公司文化了解的實力,能給現在部門更高更準更新的指引。曾惠芬說,很多年輕人成為了公司的砥柱,像如今大中華區新夢團的專菁會總監來說,也就 30 出頭,未來有無限廣闊的事業機會。
信念:善的事業
讓員工始終奮力奔跑的秘密,除了可期望的個人職業成長,還有一份“善的事業”的回報。
如新的企業 Logo 是“青春源泉”的標志,使命是幫助對方成功;谶@樣的理念,公司內員工親如一家,你不會看到推諉、塞責,而是潛心經營了一種攜手互助的團隊氛圍。
在如新,與“慈善、公益”相關的字眼、活動隨處可見。公司始終致力于凝聚“善的力量”,為構建美麗中國、幸福社會而不懈努力。如新 1996 年在美國建立了“如新善的力量基金會”,希望通過提供基金與產品,為兒童和人類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截至 2012 年年底,基金會已經為全球 50 多個國家數以百計的慈善項目提供了超過 2 億美元的款物。2008 年,如新攜手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共同成立“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計劃十年內募集 1000 萬元用于貧困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救助。前年啟動了新生兒先心病篩查計劃,形成了國內先心病方面最為完整的專項基金救助鏈條,涉及到前期篩查、慈善救治、術后援助及志愿者服務等一整套服務。“早一天篩查就增加一份治愈希望,這是我們不懈努力的追求。”此外,面對全球每年有 500 萬名兒童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現狀,2002 年,NU SKIN 如新集團發起了創新型慈善項目“NU SKIN 如新受饑兒滋養計劃”,通過研制、生產并捐贈“蜜兒餐”為全球貧困地區的受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兒童提供他們成長所迫切需要的營養。“蜜兒餐一包,可以供一個孩子吃一個月,而且富有營養,公司很多同事都會每月定期捐贈。把蜜兒餐放在學校,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想到去學校有蜜兒餐吃,就會很積極地去學校,學習好了才能最終改變貧困的命運。”曾惠芬說,“善的力量要可持續性地健康發展,公益慈善并不是捐錢就可以,要讓公益成為一種再生力量;谌缧乱“善的力量”回饋社會的理念,公司對慈善項目考核的KPI 績效指標就是創造了多少個微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所做的事情,能讓受幫助者學到一種技術,或者能改變他們的人生。比如資助先天性心臟病兒童醫療,小孩子接受幫助后會成為種子散播善的力量,惠及他 / 她的家庭和未來的人生,增加社會正能量。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 或 注冊 |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
投稿
廣告
雜志訂閱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