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登錄],新用戶?[免費注冊]
最新共享 
主頁 HR資訊 第一訪談 專題 研究 申請讀者會員 往期檢索:
主頁 > 第一資源_雜志 >調研/報告
2014 中國大陸年終獎調查報告 科銳國際研究中心
2015-4-23
分享到:
 字體 

調查介紹年終獎是指每年度末企業給予員工上不封頂的獎勵,是對其一年來的工作業績肯定。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狀況調整。為幫助企業年終獎制定者了解市場情況,制定有效的人才吸引與保留人才策略,科銳國際于 2014 年 11-12 月,開展了年度年終獎調研,收到來自于 15 個行業 1200 多家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的回復。

調查發現2014 年年終獎整體年終獎變化:六成以上企業增加年終獎中國大陸六成以上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這一比例比 2013 年略有下降。其中,超過四成的受訪企業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下。76% 的受訪物流企業增加年終獎,在 15 個受訪行業中,這一比例最高;較 2013 年,增加年終獎的物流企業比例增加了 12% ,高于其他行業。近七成二三線城市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高于一線城市 8 個百分點;不同區域間,71% 的中西部受訪企業增加年終獎,高于其他區域;年度間,二三線城市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持續增加,減少年終獎的企業比  例持續減少在不同性質企業間,本土企業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高于外企 6 個百分點;從上市與非上市公司的維度來看,近七成的本土上市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  高于非上市企業;從 2012 年到 2014 年,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民企連續三年高于外企。調查發現,63% 的中國大陸受訪企業預期 2014 年增加年終獎,24% 的受訪企業會減少年終獎,13% 的受訪企業與 2013 年持平。與 2013 年相比,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而減少年終獎的企業比例則上升了一個百分點。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狀況決定。從宏觀經營環境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運營狀況,及企業對此的支付意愿。

整體年終獎變化:六成以上企業增加年終獎行業年終獎:近八成受訪物流企業增加年終獎整體而言,2014 年與 2013 年變化不大。2014 年,43% 的受訪企業預期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下,20% 的受訪企業預期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上。年終獎的微幅增長反映了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在過去數十年里,隨中國經濟的增溫年銷售額經歷了三位數、兩位數的增長,在新一輪經濟形勢下,隨中國經濟的降溫,年銷售額增長也開始進入了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緩慢增長。企業銷售額增幅的降低,影響了企業年終獎的支付比例。

2014 年年終獎 - 行業間

行業年終獎:近八成受訪物流企業增加年終獎整體而言,2014 年與 2013 年變化不大。2014 年,43% 的受訪企業預期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下,20% 的受訪企業預期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上。年終獎的微幅增長反映了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在過去數十年里,隨中國經濟的增溫年銷售額經歷了三位數、兩位數的增長,在新一輪經濟形勢下,隨中國經濟的降溫,年銷售額增長也開始進入了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緩慢增長。企業銷售額增幅的降低,影響了企業年終獎的支付比例。中國的物流業近幾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尤其電子商務的興起催發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并使之成為新型服務業。 在被調查的15個行業中, 76% 的受訪物流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消費品行業市場格局正在發生不斷變化,近三年的增幅明顯放緩,行業增長率由兩位數增長降至個位數。與這一趨勢相吻合的是,在計劃減少年終獎的企業比例中,消費品行業最高,計劃減少年終獎的企業占到該行業參加調查企業的 36% 。

行業年終獎:減幅在 10% 以上的企業比例,消費品最高行業年度間年終獎:物流行業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上升最大中國的汽車市場在經歷高速發展期后, 逐步趨于理性。 這一現象也直接映射到年終獎上,汽車行業的年終獎增長主要集中在 10% 以下,占到該行業受訪企業的 58% 。文化傳播 /教育 /培訓 /非營利組織在各種利好政策的影響下,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上的企業比例最高,占到該行業受訪企業的 32% 。而受沖擊明顯的消費品行業,在年終獎減少 10% 以上的企業比例,占到該行業受訪企業的 17% 。

行業年度間年終獎:物流行業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上升最大中國的汽車市場在經歷高速發展期后, 逐步趨于理性。 這一現象也直接映射到年終獎上,汽車行業的年終獎增長主要集中在 10% 以下,占到該行業受訪企業的 58% 。文化傳播 /教育 /培訓 /非營利組織在各種利好政策的影響下,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上的企業比例最高,占到該行業受訪企業的 32% 。而受沖擊明顯的消費品行業,在年終獎減少 10% 以上的企業比例,占到該行業受訪企業的 17% 。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水平的提高,便捷性要求的提高,促進了物流、汽車行業的發展。較 2013 年,物流、汽車行業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變化較大。物流行業 76% 的受訪企業 2014 年增加年終獎,這一比例高于 2013 年 12 個百分點。然而,受人口結構變化及政府宏觀政策的調整,地產行業的發展放緩,增加年終獎的地產企業比例降幅也較大,這一比例比2013 年降低了 8 個百分點。

2014 年年終獎 - 區域間區域間年終獎變化:近七成二三線城市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區域間年終獎變化:近七成二三線城市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到二三城市開設經營網點與工廠, 二三線城市的經濟在不斷崛起。當地的企業也開始不斷地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提高當地的人才吸引力與競爭力。調查發現,69%的二三線城市的受訪企業 2014 年計劃增加年終獎,這一比例高于一線城市 8 個百分點。而一線城市激烈的競爭,不斷上升的成本,使企業的經營壓力在不斷增加。 在減少年終獎的企業中,一線城市計劃減少年終獎的企業占到該區域企業的 26% ,這一比例高于二三線城市 8 個百分點。區域間年終獎變化:近七成二三線城市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到二三城市開設經營網點與工廠, 二三線城市的經濟在不斷崛起。當地的企業也開始不斷地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提高當地的人才吸引力與競爭力。調查發現,69%的二三線城市的受訪企業 2014 年計劃增加年終獎,這一比例高于一線城市 8 個百分點。而一線城市激烈的競爭,不斷上升的成本,使企業的經營壓力在不斷增加。 在減少年終獎的企業中,一線城市計劃減少年終獎的企業占到該區域企業的 26% ,這一比例高于二三線城市 8 個百分點。在不同區域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中,71% 的中西部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這一比例高于華北區域 12 個百分點,高于其他區域;而在計劃減少年終獎的區域中,華北區的受訪企業比例最高,占到該區域受訪企業的 28% 。這一結果, 顯現出隨產業轉移,中西部的經濟活力和實力在不斷增強。

區域間年終獎:中西部三成以上企業年終獎增加在 10% 以上區域間年終獎變化:二三線城市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持續增加區域間,年終獎增加 10% 以上的企業,中西部比例最高,占該區域受訪企業的 32% 。城市間,年終獎增加 10% 以上的企業,武漢比例最高,占該城市受訪企業的 37% 。

區域間年終獎變化:二三線城市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持續增加區域間,年終獎增加 10% 以上的企業,中西部比例最高,占該區域受訪企業的 32% 。城市間,年終獎增加 10% 以上的企業,武漢比例最高,占該城市受訪企業的 37% 。從 2012 年到 2014 年,一線城市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在經歷了 2013 年的上浮后,2014 年有所下降。而二三線城市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連續兩年保持增加的態勢。同時,二三線城市減少年終獎的企業比例,也表現出連續減少的現象。

2014 年年終獎 - 企業間

企業間年終獎變化:本土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最高企業間年終獎變化:本土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最高近幾年,本土企業無論是在上市還是國際化的發展步伐上,正在逐步加快,并著力于提升整體的人才競爭力,縮小與外企的差距。調查顯示,分別有 66% 的受訪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高于外資企業 6 個百分點。同時,外企在華發展速度的放緩,也影響到企業發放年終獎的意愿。在計劃減少年終獎的企業中,26% 的受訪外資企業計劃減少年終獎,這一比例在三類企業中最高。

企業間年終獎變化:本土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最高

從本土上市與非上市企業維度來看,68% 的受訪本土上市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這一比例高于本土非上市企業 3 個百分點。從不同企業性質的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來看,70% 的國有上市企業計劃增加年終獎,高于其他性質的企業;其次為民營上市企業,為 67% 。

行業年終獎:增幅在 10% 以上的企業,民企最高企業間年終獎變化: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民企連續三年高于外企年終獎增幅在 10% 以下的企業,國有企業比例最高,占到該性質受訪企業的 46% ;年終獎增幅在 10% 以上的企業,民企比例最高,占到該性質受訪企業的 25% 。外企受在華銷售額增長放緩影響,在年終獎減少 10% 以下的企業比例中,外資企業比例最高,占到該性質受訪企業 16% 。

企業間年終獎變化: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民企連續三年高于外企

從 2012 年到 2014 年,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民企持續高于外企;雖然在三類性質企業中,國企計劃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一直處在較高位置,但從走勢上看,增加年終獎的企業比例略有下滑,2014 年則與民企基本持平。計劃減少年終獎的企業比例,外企略有下降,民企與國企略有上升,但外企這一比例仍高于民企與國企。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注冊
《第一資源》雜志訂閱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投稿
李婷 女士
T:010-84489588
E:sherry.li@tophr.net


廣告
周嵐嵐 女士
T:021-6380 8109-808
E:marketing@tophr.net


雜志訂閱
胡嘉菲 女士
T:021-6380 8922-804
E:sisi.hu@tophr.net


地址
上海市恒通路360號一天下大廈21層B01室[200070]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久久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色九月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