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3-9 |
![]() ![]() |
||||
![]() |
三種風格
一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風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閆吉倫告訴記者,從講師風格來看,可以將這些充滿獨特性的個體分為三種風格,即理智型、情感型、技術型。理智型講師的講課內容有理有據,追本溯源,而且其邏輯性特別強,層層遞進;情感型講師源于他對自己的課程內容和演講主題以及工作本身的熱愛,因此,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情感也能渲染周邊的人;而技巧型的講師則會在講授過程中運用大量的互動交流,比如提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這三種風格不分好壞,不論高低,因為每一種講師風格都能吸引一批特定的人群。“一個好講師不拘泥于風格設定、也不拘泥于一種風格。”閆吉倫說。
軟實力 硬道理
好講師一定有他的很多軟實力和硬道理,這二者相輔相成。閆吉倫告訴記者,講師的職業形象、課程開發、精彩演繹和旁征博引的案例講解是“軟實力”,講師的專業自信、深厚的業務功底、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和日積月累的素材則是“硬道理”。講師的這些軟實力和硬道理如何相輔相成?閆吉倫給記者做了詳細的解釋。
職業形象影響講師在學員心中的印象,比如儀表端莊、自信親和的外表,收放自如、自成風格的肢體語言是好講師們在臺上的“軟實力”。但是一些講師,從外表形象到課程設計都做的不錯,授課過程中卻總給人一種缺少底氣的感覺,而這缺少的底氣恰恰是因為缺少幾分專業自信,沒了專業自信這個“硬道理”,軟實力自然大打折扣。
講師能通過合理運用圖片、音頻、視頻幫助課程內容更好的展現,為學員在理解授課內容的探討和練習中,能迅速進行總結和歸納,展示了講師的“軟實力”,而這些“軟實力”的支撐點則是講師深厚的業務功底,是講師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操經驗,即“硬道理”。
有了好的課件之后,講師能否精彩演繹出來就變得很重要了。優秀的講師往往通過富有魅力、用語精巧、引人入勝的特質,緊緊抓住學員的心,如何做到精彩演繹呢?這就要求講師懂人性,了解學員的需求,了解成年人學習的心理特點,時刻以學員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中的各種舉例、類比、案例、視頻、練習等教學設計較為得當;講授要契合目標學員特點,有新穎、精妙的教學設計;能很好地做到鳳頭豬肚豹尾。
做講師的人都知道,培訓素材直接決定培訓課程的效果。而優秀的講師總是不乏時效性強、貼近主題的各類素材。講師講課旁征博引、妙趣橫生,學員聽著津津樂道、獲益匪淺,培訓現場互動氛圍非常好,但是如何獲取大量新鮮、切題的培訓素材呢?則需要做到以下五“Xin”。第一,有心,有隨時隨地捕捉素材、靈感的準備;第二,細心,將搜集的素材分類貼標簽,以后用起來就很順手;第三,用心,素材積累不可一蹴而就,要的是日積月累;第四,小心,素材的使用要符合課程內容,要精當、巧妙,特別還要慎用政治類、宗教類、情色類、卡通類的素材,這些素材都有其局限性,需要特別小心;第五,創新,老舊素材用出新意也能取得別具一格的效果,切勿人云亦云,使用人盡皆知的素材。
兩個突破
心是一扇無形的窗,有的人緊緊關閉,有的人半虛半掩,有的人全然敞開,于是,靈魂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臺上便演繹出了各不相同的故事。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講師,在臺上綻放光彩,唯有敞開心扉。“只要他敢講、愿意講、積極地去講,一定會有收獲的,”閆吉倫談道:“很多人為什么一輩子上不了講臺,一輩子當不成講師,還是因為他沒有打開自己的心”。
成為一個好講師的前提,除了敞開心扉,閆吉倫告訴記者,其實還需要做到另外一個突破,即突破從理論上升到實踐、從實踐再次上升到理論的局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業務模式。“理論上升到實踐就是以學習到的大量知識為背景支撐,展開工作實踐;實踐上升到理論就是將自己的所有經驗總結出來,再次運用到理論中。”
后記:本次采訪因時間和場地等原因,記者沒能將閆吉倫先生對講師方面的更多獨到見解挖掘出來。但是,經過簡短的采訪之后,記者恍然大悟,一個人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想當然之中,不能固化自己的思維模式,不然思想容易被束縛而得不到創新。比如,記者曾一度覺得只有那些善于調動學員積極性的講師即技巧型講師才能贏得滿堂喝彩,才能被學員贊不絕口,卻忽略了還有一些好講師,比如理智型和情感型的講師,他們沒有任何互動,卻在用縝密的邏輯、深厚的理論依據、信手拈來的案例分析和對講師這一工作的熱愛向你娓娓道來。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 或 注冊 |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
投稿
廣告
雜志訂閱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