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7-20 |
![]() ![]() |
||||
![]() |
Freda 所在公司的中國領導層新近發生了變動。作為一家成熟的大公司,跨國企業的中國分支,基本的運作流程雖然不會因此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日常的管理方式還是明顯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打上了領導者個人風格的烙印。
從 HR 角度,讓 Freda 注意到的是新任老板連續邀請幾個前員工重新加盟。 新任老板,本身并不是從外面空降的,也是內部提拔的,所以他了解這些個前任員工,而且現在也能拍板,他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并不令人意外。令 Freda 感興趣的現象是, 有很多員工愿意重新加入老東家。
常言道:好馬不吃回頭草。但現在看來,觀念已經大大地變了。
從個人的角度,愿意回原來公司的考慮是: 一、既然公司主動伸出了橄欖枝,個人就處在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在職位和薪水方面會有較大的談判空間,如果談不攏,也不損失什么。二、當初其實就是因為對職位和薪水不滿意才出走的,其它都很滿意,既然現在職位和薪水都滿足了,當然何樂而不重新加入。 三、老東家的情況是熟悉的,人脈也在,相比較去一個一無所知的其它公司,風險較小。四、老板事隔數年還能想起我,感激啊!有這份賞識和掛念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激動和自豪的事,能和欣賞自己的老板共事多好。
而從公司的角度,愿意不惜代價延請前員工的理由是: 一、這些員工當初能走出去,說明他們是有市場的,是人才。二、經過這些年在外面的鍛煉,他們的能力和見識都得到了歷練和提高,公司因此可以考慮按照市場提供職位和薪酬。三、公司了解他們,用人風險可控。四、公司一直關注前員工,這有助于樹立公司的雇主品牌?, 4:4, 對個人和雇主雙方來說,都是勢均力敵的雙贏啊。這個畫面好美。 然而,這可能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有這樣的例子,重新加入,沒多久,又走了:這是因為前員工抱著以為老東家一成不變的想法,適應不了已經變化了的公司架構、要求。還有這樣的例子,以前被勸退的員工,又被勸回來了!除了這些,別忘了:還有第三雙眼睛!老員工的眼睛。對于一直服務于這一家公司的老員工來說,他們是看在眼里,冷在心里,這不難理解:不患貧,患不均。對于在一家公司能堅持很久的員工來說,有代表性的狀況是:他們可能對薪酬要求不是最高,而對人際關系等比較看重,如果周圍環境讓他們覺得和諧,他們沒有極強的沖動單純追逐眼前的收入;然而,一旦他們看到原來的同事以翻倍的工資重新加入,這就打翻了既有的平衡,他們也會開始打起算盤來:是要求升職加薪?還是先提辭職再拿個counter offer (留任協議)?總而言之,我在這兒辛苦做了多年,總不能比不上離職了的吧… …招了新人,走了老人,作為注重公平和效率的企業,這是必須破解的一道題。 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對于公司而言,任何與人有關的政策、做法都值得深思熟慮,全面衡量,并用制度加以約束。馬化騰曾說,如果他再次創業,他會花 50% 以上的時間來招人。邀請前員工這事兒,作為至關重要的招聘政策的一部分,也須得用政策界定規則:
1. 重新加入的最短時間間隔要有硬性規定
2. 前員工的過往績效、離職原因必須掌握和考量
3. 職位和工資的提升要章可循
4. 和內部員工尤其是前同事之間的比對要做,避免明顯不公
5. 要履行正常的面試流程,準確深入了解前員工作為候選人的動機,避免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
6.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卷入競業限制的糾紛中,也要避免拉幫結派
招人,在現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和留人一起堪稱最熱門兩大話題。在人才短缺的新興行業里,人才在業內的幾家競爭對手間游走已成常態。于是,你知道嗎?HR 們見面如是寒暄:“你們最近挖了我們不少人!”“什么呀?我覺得最近被挖到你們那去的更多!” 難為了 HR 們,面對跳來跳去的人才,只好苦苦面對難看的離職率。
只有本站會員才能瀏覽全部文章,請您 登錄 或 注冊 |
Contact Us | 聯系我們 |
投稿
廣告
雜志訂閱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