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專家瀚納仕認為,員工體驗將成為繼員工敬業度之后下一個讓員工發揮最大作用的關鍵因素,并且需要一個更為整體的觀點。
在最新的瀚納仕期刊上,招聘者指出企業正越來越多地從專注于敬業度,轉向更全面的模式,即員工體驗。“這是一種仍以敬業度為核心內容的方法,但也涵蓋了文化和績效管理”,瀚納仕大中華區執行總監蘭熙蒙(Simon Lance)解釋道。
“員工體驗仍是一個熱詞”,Willis Towers Watson公司的人才與獎勵部門總監Yves Duhaldeborde在瀚納仕期刊中談到,“但它也標志著一個進化的觀點。作為一種新型事物,它反映了更難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事實,而雇主現在需要提供獨特而鼓舞人心的“其它東西”。
“員工體驗早就存在,但人們并需要去刻意留心。不過現在不一樣了。”
瀚納仕與幾位人力資源專家進行了交流,并在瀚納仕期刊上分享了以下關于如何落實這一更加綜合性戰略的建議:
1.首先著眼于個人:從員工到達(甚至在此之前)一直到他們離開時,呈現一種整體的員工體驗,但這是復雜的。“員工體驗是所有互動的總和;但將不同的互動相連,意味著組織必須更仔細地考慮如何搭建工作場所”,世界員工體驗研究所創始人Ben Whitter表示。“關鍵是員工體驗必須通過企業首先著眼于個人開始,而不是作為最后的‘?扛’,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表示,問題在于員工體驗并不是那種公司可以隨意搞定的領域。“這需要積極投入,即使這意味著一些員工會產生抵觸,他們可能會認為公司是不可信或并非發自真心的。”
2.采取“活力審計”:根據Accenture旗下的創新咨詢公司Fjord的生活商業設計總監Jackie Jones的說法,公司必須從頭開始重新定義所有流程。“大多數公司的政策現在看起來都很笨拙”,她說道,“鑒于員工現在要求更大的個性化,員工希望公司了解‘他們’以及他們在技能發展之路上需要什么,這顯然需要一個端到端的方法。”Jones說,要做到這一點,公司需要采取“活力審計”來了解所有影響企業個性的因素。“然后你需要認清你能創建何種改變以及造成何種影響”,她補充道。
3.賦予團隊成員以責任:悉尼國際會議中心(悉尼ICC)人力資源總監Mathew Paine表示,賦予團隊成員責任,可以讓企業更好地匹配員工對發展的期望。“我們的反饋程序旨在讓所有的永久團隊成員獲得成功,它由兩個要素組成:責任登記(Check-Ins)與‘Go’跟進(‘Go’ Catch Ups)。悉尼國際會議中心的領導者被要求安排四次正式的責任登記,以討論每年的關鍵績效區(Key Result Areas)和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雖然這些都是由領導者安排的,但他們是由團隊成員驅動的。除了責任登記之外,團隊成員還會被邀請與他們的領導者一同安排‘Go’跟進,并討論目標與機遇(GO)。這些都是由團隊成員驅動的,只有在他們要求的時候才會進行。”
4.為每個員工提供個人員工體驗:人力資源不能只選擇一項政策,并認為它已涵蓋所有員工體驗。EY Advisory & Consulting多樣性與包容性服務執行董事Janelle Reiko Sasaki表示,在日本,人口的萎縮、老齡化和低出生率意味著如果他們希望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著眼于員工體驗是必須的。她表示,試圖為每位員工提供更加個體化的員工體驗是關鍵。“一個標準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員工體驗。你不能用相同的方法管理每個人,因此為每個人定制不同的員工體驗是重要的。找出是什么激勵著他們,什么挑戰著他們。當你清楚這兩件事時,你就會擁有一名敬業的員工。他們也必須自己找到答案,一旦你知道了,那么天空才是極限。”
5.了解員工的需求:讓每個人都負責任,讓Diversity By Design聯合創始人Simon Fanshawe所說的企業中的“員工體驗赤字”得到解決——從任何讓員工改到提升阻礙的東西到員工的感受。他表示,做到這一點的唯一辦法就是直接問員工他們想要什么(他認為很少有企業真正這么做)。“問題聽起來很基本,但員工對此的反應常常能揭示為什么流程往往會對公司企圖創造的文化和員工體驗產生不利影響。”他說道。
6.讓所有部門都對員工體驗負責:員工體驗不能僅僅是人力資源的責任。“人力資源只是員工體驗的領導者,”Whitter表示,“這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問題。所有部門和所有管理人員都必須負起責任,確保公司的整體愿景在任何地方都保持一致。”
“最終,與我們交談過的專家們似乎都同意,員工體驗的真正含義是改變思維模式——一個針對員工職業生涯的終其一生的方法,”Simon說道。精品人士和文化咨詢公司flowcultura的創始人Marianna Karagiannakis表示,員工體驗的關鍵在于不要‘做樣子’,它必須能被切實感受到。
她說:“很多組織都試圖‘部署’員工體驗,但卻停滯不前。員工體驗實際上是關于一個組織如何確保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所承諾的保持一致。換言之,現實是否反映了宣傳冊和海報上的承諾?這不是什么科學難題,但也不總被做好,尤其是傳統的人力資源在本質上仍然是事務性的。”
最新的瀚納仕期刊對該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完-
關于瀚納仕
瀚納仕公司(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專業招聘集團,迄今已經成立了50年。集團專注于全球范圍內優秀、專業和技術人才的招聘,并且始終是英國和亞太地區的領導者,也是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的市場領導者之一。集團服務于私有和上市公司,負責長期職位、合同員工和臨時派遣工的招聘。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已經在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的256間辦事處擁有10,800位員工,業務覆蓋20個專業領域。截至2017年6月30日:
- 集團公布的凈服務費為9.546億英鎊,營業利潤(項目調整前)2.115億英鎊;
–集團共協助70,000位候選人獲得長期職位,約240,000人獲得臨時派遣;
–集團凈服務費中的24%來自亞太地區,49%來自歐洲大陸和其他地區(CERoW),27% 來自英國和愛爾蘭;
–集團凈服務費中的59%來自臨時職位業務,41%來自長期職位業務;
–瀚納仕全球網絡遍布以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智利、捷克、丹麥、法國、德國、香港、匈牙利、印度、愛爾蘭、意大利、日本、盧森堡、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波蘭、葡萄牙、俄羅斯、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阿聯酋、英國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