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登錄],新用戶?[免費注冊]
最新共享 
主頁 > 新聞
景氣指數季節回暖 周期因子延續下降
2019-1-18  字體  瀏覽量:

——2018年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

中國就業研究所&智聯招聘

2019-1-17

摘要:2018年四季度企業用工需求明顯增加,環比增幅為25.42%,而求職申請人數環比僅增加3.90%,使得四季度CIER指數上升至2.38。盡管CIER指數回升,但仍低于2017年同期水平2.91?傮w而言,與2017年相比,2018年就業市場景氣程度明顯回落。從行業來看,就業景氣極化程度與去年相比有所收斂。四季度教育培訓行業躍升排行榜榜首,而中介服務行業降至第二;ヂ摼W/電商、房地產/建筑行業就業景氣度有所回升。從職業來看,景氣指數較高職業仍為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訓、銷售業務、社區/居民/家政服務等。就業市場景氣指數較低職業主要仍為高級管理、公關/媒介、項目管理/項目協調和銷售行政/商務等。從全國區域來看,CIER指數仍呈現東部、中部、西部以及東北地區依次遞減的趨勢,分別為2.12,1.61,1,41和1.02,環比略有上升,但同比下降。從城市等級來看,仍呈現一線、新一線、二線以及三線城市依次遞增的趨勢。其中,一線城市的CIER指數仍小于1,表明在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少于求職申請人數,就業競爭仍較激烈;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CIER指數大于1,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CIER指數分別為2.50和1.23,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小型和微型企業分別為1.02和1.10,就業形勢相對較差。從企業性質來看,民營和合資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CIER指數分別為1.41和1.11,而股份制、國企、上市公司和外商獨資企業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差,CIER指數均小于1。基于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2019年一季度CIER指數(周期成分)將延續2017年四季度以來的下降態勢。疊加季節因素影響,由于一季度季節因子是全年最低值,而四季度是全年最高值,因此,2019年一季度CIER指數將低于2018年四季度則無懸念。由于周期因子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因此,CIER指數也將大概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2018年四季度就業景氣指數呈現季節性回升

2018年全年就業形勢來看,第一季度CIER指數為1.91,受春節后 “跳槽熱”和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期”等因素的影響,求職申請人數有明顯回升,而招聘需求人數變動較小,CIER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與去年同期水平持平。

二季度企業用工需求增加,但是求職申請人數并未下降,反而比一季度有所上升,CIER指數繼續下降至1.88,且低于去年同期的2.26。

進入三季度,受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用工需求和求職申請人數均環比下降,但申請人數下降幅度更大,CIER指數回升至1.97,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43。

四季度通常是求職者求職的“淡季”,本季度求職申請人數環比增加了3.90%,而企業用工需求有明顯的增加,環比增幅為25.42%,使得CIER指數上升至2.38,環比有所回升。由于本季度需求人數同比降低12%,求職人數同比增加8%,所以CIER指數仍低于2017年同期2.91水平。

總體而言,與2017年相比,2018年就業市場景氣程度有了明顯回落。

1 2011-2018年季度申請、需求人數和CIER指數變動趨勢

 

二、2018年不同行業就業景氣極化程度整體小于去年

(一)就業形勢較好較差的行業

1中列出CIER指數最高和最低的行業排名?傮w來看,本年度不同行業之間的就業景氣極化程度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CIER指數最高和最低行業之間CIER指數的差別倍數在2018年一至四季度依次分別為:10倍、12倍、16倍和14倍;而在2017年一至四季度依次分別為29倍、26倍、28倍和14倍。

從本季度排名結果來看,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排名上升,就業景氣最好,招聘需求環比增加94.45%,投遞人數環比增加10.99%,與上季度相比CIER指數上升了3.58。中介服務行業排名為第二位,招聘需求環比增加23.97%,投遞人數環比增加42.99%,CIER指數比上季度下降了1.06;ヂ摼W/電子商務行業招聘需求環比了增加35.50%,申請人數僅增加1.54%,CIER指數有明顯增加,就業景氣指數排名回升至第三位。

此外,醫藥/生物工程、外包服務、專業服務/咨詢和基金/證券/期貨/投資等行業的就業形勢也相對較好;而保險行業和酒店/餐飲行業的CIER指數排名和數值也在下降。

在就業景氣較差的行業中,本季度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業的就業景氣程度仍最差,但招聘需求環比增加42.73%,CIER指數略有回升。此外,能源/礦產/采掘/冶煉、印刷/包裝/造紙、電氣/電力/水利、環保等行業的CIER指數仍然偏低,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1 2018年第四季度就業形勢較好較差的行業排名

 

 

教育/培訓/院校行業就業景氣度躍升第一

從各行業就業景氣度的上升排名來看,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上升幅度最大。普遍來看,無論是科技發展,還是工作內容快速變化,都催生了大眾學習的需求,人們傾向于通過讀書深造、職業培訓等方式來增加競爭力,這也使得教育培訓行業的就業景氣度從上一季度的第三位升至本季度的第一位,力壓連續三個季度蟬聯榜首的中介服務行業。

在四季度全國招聘職位數同比下降10%的大趨勢下,教育/培訓/院校行業逆勢上升,四季度招聘職位數同比上升24%,位居第一位。分城市等級來看,這一行業用人需求增幅在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增幅較大,分別達到32%、26%31%,某種程度上也因為大城市白領階層在競爭中的發展和成長動力更強,使得該行業發展更加繁榮。

從過去數個季度來看,教育培訓行業一直是景氣度較高的行業。2018年二、三季度,行業的景氣度分別排名第五和第三位,一路呈現景氣度穩步上揚趨勢。

 

2 2018年第四季度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招聘需求同比變化情況

 

中介服務行業失榜首位置,但景氣度仍處高位

過去三個季度就業景氣最好的中介服務業行業,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CIER 指數從上季度的7.97降至6.91,丟掉了連續三個季度的領先地位。不過即便如此,該行業仍保持極高的就業景氣度。 

由上圖可知,四季度中介服務的招聘需求僅一線城市下降,降幅為12%。而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相關招聘需求均有所增長,其中新一線城市的增幅最大,增幅達37%。

中介服務一般是指銷售、經紀類工作,雖然有些優秀的從業者薪酬可觀,但因為工作強度大,工作體驗舒適度差,因此求職者的意愿不高,導致這一行業面臨招工困難。伴隨著中長期的消費和服務經濟的發展趨勢,中介服務行業的服務范圍和價值體現進一步得到擴張。在消費升級、服務升級和創新轉型階段,該行業仍對人才有大量需求。從四季度的情況來看,該行業的求職者人數有所增加。

 

3 2018年第四季度中介服務行業招聘需求同比變化情況

 

貿易/進出口行業招聘需求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態勢起伏,貿易/進出口行業在第四季度繼續受到波及,該行業整體招聘需求同比下降40%,相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降幅53%有所改善,但仍高于去年一季度(2%)和二季度(13%)的下滑幅度。

從上圖可以看出,貿易行業招聘需求下滑較明顯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和西部地區,這些地區有許多城市對貿易的依存度較高,如深圳、寧波、重慶等。而從城市等級來看,新一線城市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下降55%,降幅最為明顯。其中,貿易依存度較高的新一線城市可能受到更大的影響,如東莞、寧波、重慶和蘇州等。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G20國家元首峰會后,中美兩國貿易談判進展出現積極信號,在2019年3月2日前能否最終達成協議,由此對就業市場構成何種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4 2018年第四季度貿易/進出口行業招聘需求同比變化情況

 

房地產/建筑行業景氣度回暖

在本季度就業景氣度最好的行業中,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排名第七,CIER指數為4.21,自第三季度跌出就業景氣度最好行業之后,再度回歸榜單前十。

房地產和建筑行業四季度整體招聘職位同比增加1%。從上圖可知,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經濟區該行業的招聘職位同比分別增長4%、4%和26%。

按照城市等級來考察,大城市地產建筑相關職位增加較多,而低線城市招聘需求大幅減少。其中,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該行業的招聘職位同比分別大幅上漲16%、12%和11%,三線和其它低線城市職位變動為0%和-52%。

12月以來,山東省菏澤市打響樓市放松的頭炮之后,全國多個城市出現樓市調控措施的松動。同樣在12月,全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首套房平均貸款利率時隔23個月首度出現回調。在“降準”的利好刺激下,銀行用于房貸方面的資金增加,或讓2019年的樓市交易有所恢復。

 

5 三大經濟圈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第四季度招聘需求同比變化情況

 

IT/互聯網行業景氣度有所回暖,結束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趨勢

2018年一季度以來,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就業景氣度出現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在CIER景氣度排名中,該行業也從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不過,第四季度該行業的CIER指數反彈至5.61,扭轉了此前單邊下滑的趨勢。

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2018四季度互聯網/電子商務所在的IT/互聯網行業大類的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了20%,小于三季度的同比降幅(51%)。但招聘需求收縮幅度仍高于全國平均。在不同等級城市中,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需求均有下降,但降幅同樣較三季度放緩,其中一線城市該行業的招聘需求同比減少8%,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招聘降幅分別為18%、13%和20%。

具體來看,互聯網/電子商務子行業的招聘需求四季度同比下降23%,網絡游戲子行業四季度的招聘數同比減少30%,均比上個季度有所緩和,隨著12月底游戲版號審核恢復,網絡游戲行業的就業景氣度有望進一步好轉。

此外,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軟件的招聘需求降幅有所放緩,分別為11%和17%;而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則成為唯一招聘數量有所增加的行業,增幅為3%,較去年三季度的下跌27%大幅改善。

總體來看,隨著流量紅利步入尾聲、監管措施不斷完善等宏觀形勢的變化,讓互聯網行業野蠻生長的情況逐步回歸合理,未來的互聯網企業需通過不斷創新來尋找新的增長點。

 

6 2018年第四季度IT/互聯網各子行業招聘需求同比變化情況

 

金融業出現回暖態勢

2018年第四季度,金融業中的各子行業景氣度各不相同。三季度排名第九的銀行業跌出前十。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銀行業景氣度下降,但四季度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增長27%,較三季度的下跌17%有較明顯改善。

而三季度曾經跌出前十的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第四季度再度重回就業景氣度最好的行業前十位。由“去杠桿”逐步走向“穩杠桿”的過程,或令金融行業的景氣度出現改善,具體效應或逐步顯現。

 

7 2018年第四季度金融各子行業招聘需求同比變化情況

 

(二)就業形勢較好較差的職業

2中分析結果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就業市場景氣指數較高的職業仍為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訓、銷售業務、社區/居民/家政服務等。本季度技工/操作工的需求人數環比增幅較小,但由于求職申請人數環比減少,因此,CIER指數環比上升。

2018年全年來看,技工/操作工就業形勢相對較好,一至四季度分別為27.63、21.64、24.85和25.67。教育/培訓、社區/居民/家政服務、烹飪/料理/食品研發和交通運輸服務等職業景氣程度排名仍靠前,同時CIER指數在本季度上升明顯,主要源于招聘需求的大幅增加。而本季度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未出現在就業較好的職業中。

從就業市場景氣指數較低的職業來看,主要仍為高級管理、公關/媒介、項目管理/項目協調和銷售行政/商務等。盡管這些職業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差,但是CIER指數都大于1,并且除高級管理、IT管理/項目協調和汽車制造職業外,其他職業本季度CIER指數都有上升,表明這些職業的就業形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本季度IT管理/項目協調和汽車制造進入就業形勢較差的職業,主要源于招聘需求環比增幅較小,造成CIER指數明顯下降。

2 2018年第四季度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職業排名

 

三、東北就業形勢略有好轉,長三角景氣度最高

(一)東北CIER指數回歸1以上,京津冀地區就業競爭激烈

按照行政區域劃分對55個樣本城市進行分類,得到不同行政區域2018年第四季度CIER指數。

8中結果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的CIER指數仍呈現東部、中部、西部以及東北地區依次遞減的趨勢。環比來看,與上一季度相比,本季度東、中、西部和東北的招聘需求和求職申請人數均上升,由于招聘需求增幅較高,CIER指數環比略有上升。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招聘需求在下降,而求職申請人數在增加,造成CIER指數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東北地區就業形勢與其他地區相比仍相對較差,但是略有改善,CIER指數上升至1.0以上。201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東北地區的CIER指數分別為0.89、0.73、0.87和1.02。

 

8 不同行政區域CIER指數

9列出東北地區樣本城市的CIER指數。從整體上看,東北地區就業形勢略有好轉,平均CIER指數為環比上升,但是城市間差異較大。

具體來看,沈陽、哈爾濱和大連三地的需求環比在增加,但是由于投遞人數的增幅大于需求,導致本季度CIER指數環比下降。長春的招聘需求環比增加41.8%,投遞人數環比增加33.1%,CIER指數有小幅上升,就業形勢略有改善,但仍小于1,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大慶在本季度招聘需求環比增幅為80.9%,申請人數環比增加18.6%,CIER指數由上季度的1.61上升至2.46,就業形勢明顯好轉,但是仍低于去年同期的2.97。

 

9 東北地區樣本城市CIER指數變動

10和圖11列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地區樣本城市的CIER指數。從整體變化趨勢來看,這些重點地區CIER指數環比在上升,同比在下降,不同地區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差異較大。

具體來看,京津冀地區就業形勢仍不樂觀。本季度京津冀地區CIER指數為0.91,與上一季度相比略有上升,但是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石家莊和秦皇島兩城市的CIER指數略大于1,北京和天津的CIER指數小于1,表明招聘需求人數要小于申請人數。特別是北京,本季度招聘需求環比增加25.48%,申請人數環比增加47.31%,CIER指數下降至0.38,就業市場競爭激烈。

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力市場相對寬松,本季度CIER指數都超過2,并且與上季度相比有大幅回升。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寧波、嘉興、鎮江和珠三角地區的中山等城市,本季度CIER指數超過3,表明需求明顯大于供給,就業形勢較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長三角地區的上海,珠三角地區的深圳和惠州,這三個城市的CIER指數環比在下降。

從供求的環比變化來看,本季度上海的招聘需求增加28.16%,供給增加33.04%;深圳的需求減少8.61%,供給增加23.58%;惠州的需求增加12.79%,供給增加16.37%。

 

10 2018年第四季度分區域樣本城市CIER指數

 

 

11 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樣本城市CIER指數變動

 

(二)一線城市就業競爭依舊激烈,二線以下城市就業景氣度高

按照2017年《第一財經》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新分級名單55個樣本城市進行分類,得到不同城市等級2018第四季度CIER指數。

12中結果顯示,2018年四季度的CIER指數仍呈現一線、新一線、二線以及三線城市依次遞增的趨勢。其中,一線城市的CIER指數仍小于1,表明在這些城市中,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少于求職申請人數;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CIER指數大于1,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大于求職申請人數。

與上一季度相比,本季度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CIER指數均有所上升,這主要得益于需求人數的增加,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招聘需求環比增幅分別為30.4%、37.1%50.3%。但是,本季度一線城市的CIER指數環比下降,主要由于求職申請人數環比增幅要大于招聘需求人數的增幅。

 

12 不同城市等級CIER指數

從表3中城市就業景氣指數的排名來看,2018年四季度CIER指數較高的城市主要是長三角、珠三角和其他東部沿海地區的二、三線城市。除惠州外,這些就業形勢較好城市的CIER指數在本季度有明顯的上升,均超過2,表明一位求職申請者對應2.5-5個空缺崗位。

此外,本季度溫州、泉州、中山、淮安和揚州等城市的招聘需求環比有明顯增長,增幅在50%以上。

而本季度就業景氣較差的城市中,仍以一線城市和東北地區城市為主,如北京、沈陽、哈爾濱、大連和長春等。其中,北京、沈陽、哈爾濱和大連這些城市的CIER指數環比有所下降,且CIER指數均小于1,表明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

3 2018年第四季度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城市排名

 

四、大型企業就業景氣度環比下滑,小微企業處于不利形勢

13不同規模的企業在2018年第四季度CIER指數的環比和同比變化情況。由圖中結果顯示,本季度大型和中型企業的CIER指數分別為2.50和1.23,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小型和微型企業分別為1.02和1.10,就業形勢相對較差。

從環比來看,本季度大型和微型企業CIER指數均有所下降,中型和小型企業均有所上升;從同比來看,不同規模企業的CIER指數均要低于去年同期。

以大型企業為例,與上季度相比,本季度大型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環比增加9.6%,申請人數環比增加了25.6%,使得大型企業CIER指數環比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型企業的招聘需求和求職申請人數均有增加,但供給增幅略大于需求,CIER指數略有下降。中型和小型企業的CIER指數在本季度也超過了1,就業形勢有所好轉,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微型企業的CIER指數在本季度雖然大于1,但同比和環比均有所下降。

結合現實環境來看,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和“社保繳費變動”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微型企業生存壓力加大,就業處于不利位置,未來需要重點關注。

 

13 不同企業規模CIER指數

 

、民營企業景氣度最高,國企景氣度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14中結果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不同性質企業的CIER指數變化存在明顯差異。民營和合資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CIER指數分別為1.41和1.11,而股份制、國企、上市公司和外商獨資企業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差,CIER指數均小于1。

從環比來看,民營和合資企業招聘需求人數的環比增幅分別為44.2%37.3%,要高于申請人數的增幅(18.7%和26.7%),CIER指數明顯上升;而國企、上市公司和外商獨資的招聘需求減少,但申請人數增加,CIER指數出現明顯下降。而股份制企業需求人數和申請人數均為上升,但申請增幅大于需求,導致CIER指數環比下降。

從同比來看,本季度民營、合資、股份制企業、國企和上市公司的CIER指數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外商獨資企業CIER指數同比略有上升。

 

14 不同企業性質CIER指數

 

六、2019年一季度CIER指數的預測

(一)CIER指數的分解分析

15顯示,剔除季節因素的影響和不規則波動,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全部求職申請人數(趨勢與周期)呈現出逐步上升,但上升速度逐漸趨緩的態勢。自2017年第二季度起,至2018年第四季度,上升態勢消失。這一趨勢與人口結構特征變化趨勢基本吻合。

 

 

15 全部求職申請人數的分解

16顯示,剔除季節因素的影響和不規則波動,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除201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外,全部招聘需求人數(趨勢與周期)一直呈現上升態勢。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上升態勢發生逆轉,至2018年第四季度,已連續五個月下降。

 

16 全部招聘需求人數的分解

17顯示,剔除季節因素的影響和不規則波動,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CIER指數(趨勢與周期)出現了兩次連續的下降過程,第一次為2015年二季度至四季度,第二次為2017年四季度至2018年四季度。

 

 

17 CIER指數的分解 

 

(二)CIER指數的周期性特征

18顯示,CIER指數(周期因子)、全部招聘需求人數(周期因子)與名義GDP增速、名義GDP累計增速具有比較高的相關度。

19和圖20顯示 CIER指數(周期因子)與制造也PMI(季節平均值)、非制造業PMI(季節平均值)都具有比較高的相關度。

由此,可以認為,CIER指數(周期因子)所反映的勞動力市場冷熱變化,與經濟周期關聯度較好,這方面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分析。

 

 

18 CIER指數(周期因子)與名義GDP增速 

 

 

19 CIER指數(周期因子)與制造業PMI(季度平均 

 

 

 

20 CIER指數(周期因子)與非制造業PMI(季度平均 

 

(三)2019年一季度就業形勢預測

利用計量模型對CIER指數進行季節分解的結果顯示,由于人口結構變遷所造成的CIER指數的長期上升趨勢逐漸趨緩。剔除主要由于人口結構變遷所造成的CIER指數的長期上升趨勢,以及由于企業招聘和求職者申請的季節性變化等因素,2018年第四季度CIER指數(周期因子)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已連續五個季度下降。

基于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的CIER指數(周期成分)將延續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的下降態勢。疊加季節因素影響,由于第一季度的季節因子是全年最低值,而第四季度是全年最高值,因此,2019年一季度CIER指數明顯低于2018年四季度基本無懸念。另外由于周期因子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因此,CIER指數也將大概率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21 2019年第一季度就業形勢預測

第一資源活動&會展
薪酬訓練營
調研報告下載
微信公眾平臺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卓越人力資源服務解決方案
SAP中國 ADP
北森 中智咨詢
怡賽 愛康國賓
肯耐珂薩 關愛通
MERCER 科銳國際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久久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色九月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