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2019國際人力資源技術大會閉幕式上,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東浩蘭生集團副總裁、上海外服董事長李棟,結合學術界研究與產業界實踐,就“如何把握智能時代的新機遇,培育人力資本服務的新動能”這一主題發表精彩演講。

李棟指出,大數據的形成、理論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升及網絡設施的完善,正驅動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向智能化方向加速躍升。根據學界研究和產業實踐,智能時代正在發生三大變化:一是動力轉變。智能時代的動力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5G通信技術的應用,將推動人工智能在算法、算力和算料等領域跨越從“不能用”到“可以用”的技術拐點;人工智能將從會看、會聽、會說到會學習、會思考、會行動。二是效率提升。智能時代,技術將重構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智能技術與各個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并實現社會全要素生產率的顯著躍升。三是業態變革。通過創造更為智能化的生產工具,將放大并提升人類智能;通過人機協同,將把人類從簡單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共享的組織形態將成為智能時代的大勢所趨。
面對以上三大變化,李棟倡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產業經營者樹立三大思維,共同為組織和人才賦能,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
一是樹立人力資本思維,深耕人力資本服務。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存在成本與資本、同質與異質、獨占與共享的三大區別。智能時代,每家企業都應該是基于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智能企業,也都應該是人才經營的公司,通過人力資本的不斷增值支撐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則要同步向人力資本服務機構轉變,從人力資本精準匹配、人力資本價值測量、人力資本技能提升、人力資本認可激勵、人力資本健康關愛和人力資本共享服務等六個方面深化人力資本服務內涵、拓寬人力資本服務空間。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的人力資本服務將催生幾十種服務業態、數百種服務產品,產業縱向分工將會空前發達,產業橫向聯合將會異常廣泛。
二是樹立數據驅動思維,推動人機協同創新。人力資本管理需要強化的數據做支撐。目前,人力資源領域的數據思維、數據基礎和數據分析能力相對較弱,雖然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數據,但在數據的整合、清洗和分析等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既要打破數據孤島,將用人部門的績效數據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基礎數據有效融合,又要將企業管理思想與人力資源技術相嫁接,做好二次開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將處于人工智能的初級階段,人機協同是主流趨勢,要推動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的結合、人類情商與機器智商的結合、人類“算計”與機器“計算”的結合、人腦通用與機器專用的結合,取長補短,人機共存。
三是樹立跨界融合思維,促進共建共創共享。信息技術推動傳統價值鏈導向的商業模式逐漸向平臺化的商業模式轉變。未來,主流組織模式是“平臺化+生態化”。每個細分行業都會有幾個大平臺,平臺上遍布形形色色的生態組織,極少數的企業會成為平臺主、生態主,絕大多數企業將被生態化、平臺化,以專、精、特、新的方式,依托平臺和生態圈來發展。為此,要樹立跨界融合思維,通過平臺化的跨界融合,實現客戶的個性體驗、平臺參與各方的多向互動和服務生態的深入融合。以東浩蘭生上海外服為例,秉承賦能理念、平臺理念和價值理念,正全面向“技術驅動的平臺型企業”轉型,以技術提升服務體驗、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邁進。
關于上海外服(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外服(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外服”,英文簡稱“FSG”)成立于1984年,隸屬于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集成35年的豐富實踐和專業底蘊,上海外服以獨具特色的“咨詢+技術+外包”的服務模式,為各類企業提供融合本土智慧和全球視野的全方位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形成了人事管理、薪酬福利、招聘及靈活用工和業務外包等四項主營業務。
上海外服在全國擁有150個直屬分支機構和438個服務網點,為全國35,000余家企業的230萬名雇員提供專業、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超過85%的世界500強企業選擇了上海外服的服務。上海外服與全球領先機構深度合作,搭建亞太地區人力資本配置服務平臺,目前服務網絡已經覆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韓國、菲律賓、越南、香港、臺灣、澳門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上海外服的營業收入和市場占有率均列行業第一。上海外服所屬東浩蘭生集團位列2018中國企業500強第125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54位,持續領跑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在國家人社部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報告》中,上海外服位列中國企業500強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首位。上海外服現為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單位、中國人才交流協會副會長單位、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