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 2022年第一資源品牌合作計劃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 |
|||||
2021-3-19 |
![]() ![]() |
瀏覽量: | |||
![]() |
在近期閉幕的全國兩會上,高質量就業是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助推中國制造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卡位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高水平制造人才隊伍的支持至關重要。為此,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完成職業技能提升,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
在兩會期間,有多位代表委員就提升就業質量、升級職業教育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其中,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希望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夠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培養更多‘紫領’人才,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中發揮出更大的才能,支撐‘中國智造’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制造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培養
楊元慶提及的“紫領”人才,是既不同于白領,也不同于藍領,而是在智能制造領域急需的,既熟悉實際制造流程又了解相應技術理論,兼具動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我國的“紫領”人才可謂相當緊缺。根據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的數據,我國現有技能人才已經超過2億人,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僅5000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8%。高技能人才緊缺的現實與我國正面臨的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存在明顯差距。這一短板如不及時補上,恐將危及我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
制造業作為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話語權的基本盤,當前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當前我國的工業附加值率僅30%,距離世界先進水平尚有15%的差距。我國迫切需要通過科技賦能,將制造業優勢轉化為智能制造優勢、將制造立國轉變為智能制造立國、將“世界工廠”升級為“世界智能制造工廠”。正如楊元慶在兩會期間論述的,當下產業革命已經遠遠超出舊IT,即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范疇,而是“新IT”,也就是智能化轉型(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與此同時,傳統制造人才也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轉型需求,“新IT”轉型中產生的崗位需要“新IT人才”補位,為制造業整體躍遷打好人才根基。
借鑒傳統制造強國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經驗
我國制造業面臨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現狀,許多以制造業為支柱的西方經濟體在發展初期也曾遇到。這些國家隨后均著力投資技能人才的培養,以健全的“人才鏈”拉動“產業鏈”整體躍遷。以德國為例,出色的職業教育為德國制造業先后兩次騰飛打下了深厚根基。十九世紀末期德國加速工業化時,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使得德國在工業化進程遠遠落后英法的情況下快速躋身發達國家第二梯隊;而在二戰后,職業教育培養輸送的高質量制造業人才也幫助德國經濟在一片廢墟中迅速復蘇。正如德國前總理科爾曾評價過的,“發達的職業教育是德國在二戰后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
歷史也證明,德國職業教育與制造業的緊密配合可實現穩定就業,賦予整體經濟更強大的抗風險能力。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德國15-25歲青年人的失業率僅為9.7%,相較于經合組織成員國同年齡段青年人16.7%的失業率,無疑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德國職業教育的高明之處。
龍頭企業如何賦能高技能人才培養?
在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龍頭企業的領軍作用和對工匠精神的強調尤為值得我國借鑒。
德國的職業教育十分強調教育與產業的緊密配合,以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和最前沿的產業要求指引培訓方向,從而培養出真正契合時代要求和行業標準的高競爭力高質量人才。我國制造業龍頭企業之一的聯想,近期啟動了旨在培養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的“紫領工程”,可謂同類企業在此領域的先行者。
“紫領工程”充分整合聯想內部資源,攜手供應鏈合作伙伴、地方高校與職業院校,通過教學培養、在職培訓、人才關懷等多個維度的工作,向各行各業培養和輸送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紫領工程”一方面整合了聯想內外各方資源,構建了一個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生態圈,另一方面覆蓋教育幫扶、教學、再培訓等各個階段,搭建了貫穿人才職業生涯周期的立交橋。以自身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廣闊的就業平臺為依托,聯想“紫領工程”是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的優秀范例。
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聯想云計算中心運維人才培養專班
此外,德國職業教育體系對于“工匠精神”的傳承十分看重。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應發自內心敬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由此建立起職業認同。正如德國教育家布蘭克爾茨在1983年提出的,缺乏職業認同的職業教育將步履維艱。聯想在“紫領工程”中同樣十分強調對職業素養的培育,以“喚醒+養成+助行”為基本思路,塑造學生對職業的責任感、敬畏心和自豪感;同時聯想也重視培養自身員工“終身學習”的價值觀,開展“圓夢計劃”幫助優秀員工不斷學習。
聯想員工參加廣東省惠州市“圓夢計劃”開學典禮
當下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歷史節點,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本輪產業技術變革機遇與挑戰并存,制造業從業者在這一大背景下的職業選擇和技能積累,不僅僅關乎個人,也與全社會推動高質量就業、中國制造智能化轉型這些宏大命題緊密相連。職業教育的升級能夠為產業升級提供高質量勞動力,為“新IT”時代的到來提供人才動能。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龍頭企業以自身經驗和技術賦能高技能人才培養,為中國制造輸送更多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國制造加速向全球價值鏈中上游挺進。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