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生產“名詞”的時代,從大型機的Mainframe、80年代的C/S、B/S,從ASP模式演變到今天的SAAS、BD甚至Cloud computing,廠商提出一個又一個艱澀的縮略名詞,除了本身交流便捷外,也不排除涉及的純技術內容過于深奧。 所以在用戶接受和理解時就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讀,甚至有些廠商和服務商都會有這種誤讀。以SaaS(Software-as-a-service)為例,通常會被簡稱為“軟件即服務”,這使得服務商和潛在用戶都有意無意地在“服務和更加好的服務”上兜兜轉轉,甚至有人直接認為:SaaS不就是把軟件裝網上讓大家用,軟件租賃唄!
雖然SaaS這種軟件應用模式。它與“on-demand software”(按需軟件),th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應用服務提供商),hosted software(托管軟件)具有相似的含義,但是SaaS 不是“把軟件裝在網上使用”那么簡單!
買軟件、租賃軟件和SaaS模式,如果用使用汽車打比喻的話:買軟件更像是買私家車,所有權、使用權,噴什么顏色的漆,用什么樣的內飾全是您做主;租賃軟件更像是租車,付出租金后,司機是您,去哪兒?怎么使?都聽您的,但是不能改變汽車外觀、內飾;SaaS更像是坐出租車,告訴司機終點,經驗豐富的老司機(的哥)會幫您規劃路線(除非您自己有規定路線),躲開堵車,選擇捷徑,不用擔心違章、剮蹭和突然冒出來的行人。相對于買車的高成本;租車還得維護車、加油、自備司機,車壞了還得負責恢復原狀;坐出租車就是相對舒心和“傻瓜”化的用車了。
把一個定型的軟件“扔”在網上讓用戶去用…--看上去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兒。但對于SaaS廠商而言,呈現在用戶面前的、可供使用的軟件系統只是冰山一角,SaaS服務商需要做的是推動整座“冰山”,這包括:
第一, 巨大的軟件開發成本和研發成本,不僅僅要考慮業務流程,還有安全、備份、加密、隔離、兼容各種瀏覽器、網絡協議、用戶管理、計費等大量與軟件功能無關的技術和內容。
第二, 巨大的軟件運營成本,因為要24×7的看護服務器、支付托管費、帶寬費、個性化設置費、推廣費、服務器購置費、數據庫軟件授權費、服務器系統軟件授權費,防火墻費用等。
第三, 需要大量經驗豐富的技術維護和客服人員。
而對于使用者而言,考慮“買車”、“租車”還是“坐出租車”是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使用者是要“算賬”的。
對于資金充裕的用戶,本身就部署了一些系統應用,比如機房、服務器、防火墻,有成熟的技術運維團隊,新采購系統就是個增量。對既有成熟的投入影響不太巨大。特別是對管理成熟、系統應用需求清晰的客戶-買房是個好選擇。
而對于成本控制嚴格,謹慎的用戶-其中有不少是初次構建新的復雜系統,沒有系統實施和運維經驗,沒有甚至無意投入巨大的運維成本(人員和設備等)。他們更適合應用“傻瓜”式的即用型產品,享受標準化和規;a品的便利。畢竟有“老司機”的豐富經驗,和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在應用效率和用戶體驗上有不小的提升。特別針對快速發展中的中小型企業,在應用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以及風險控制的壓力下,選擇SaaS模式將是適合企業發展特點的。
作者系 萬古科技咨詢總監曹輝先生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管理雜志專欄作家。曾經擔任過易才集團咨詢事業部總監,太和顧問 咨詢業務副總經理,北方區總經理。具有多年企業運營管理經驗,長期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規劃,薪酬管理、績效考核模塊具有多年實踐經驗。對國有、外資和民營企業均 有深刻理解,曾經為多家大型集團企業成功的設計與實施了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關于萬古科技
北京萬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古科技”),中國領先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及數據分析服務商。公司成立于1998年,在十余載的發展歷程中,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秉承"用戶第一"的服務理念,贏得了眾多世界500強以及國內知名企業的信賴。萬古科技于業內最早推出“全員參與、多角色管理模式”、“培訓與員工發展管理(IDP)解決方案”、“亞太薪酬解決方案”、“全面績效管理解決方案”,領跑整個行業發展。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萬古科技的產品及服務更加成熟,項目經驗日趨豐富,其業務覆蓋人力資源管理軟件-Vantop,服務于中小型企業客戶的移動端產品-Vcloud,數據服務-提供HR數據分析報告及維氏分析模型,實現管理、技術、服務的高度整合。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www.vgtech.com.cn或撥打400-676-7700進行咨詢。
關注新浪微博@萬古eHR及微信平臺,更多資訊,及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