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有關90后CEO欲拿出1個億作為員工獎勵的新聞成為社會的關注點,傳統行業紛紛指責90后過于張揚,在企業管理方面太過任性。
沒錯,這種做法的確任性,但對于一般的企業來講,員工的薪酬還是要回歸理性,但有些方面卻必須任性,這就是員工福利。
薪酬增長應該回歸理性
薪酬,是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和支出。薪酬制度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中之重。隨著宏觀經濟以及市場和人才競爭的加劇,近年來,各行業的薪酬狀況都出現了一定的增長。特別是像金融、房地產、互聯網等行業,受到國家政策、市場需求、資本擴張以及技術創新等因素的影響,近幾年的人才競爭日益激烈,薪酬增長率一直居于高位。
據國內知名的人力資源薪酬數據調研機構太和顧問介紹,2014年,受GDP及宏觀經濟持續放緩的影響,全國各行業薪酬增長較2013年均有所降低。其中,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漲幅降低最多,而制造和消費品行業相對保持穩定增長。盡管如此,金融業仍然為年度薪酬增長率最高的行業,達到了11.1%,而醫藥、高科技、房地產等行業的增長率均超過了10%。
據太和顧問分析,金融行業的穩健增長與近年來國家對金融行業發展的大力支持,金融企業針對高端人才的紛爭以及P2P小額信貸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有直接關系,這種人才競爭導致了員工薪酬的明顯增長。
而房地產和醫藥的穩健則源于市場的剛性需求仍在釋放,隨著各地房地產限購政策的放開以及進一步市場化,房地產行業薪酬在2015年會繼續穩健增長。
高技術行業的增長也非常搶眼,這主要源于電子商務、互聯網行業的迅猛發展加劇了高技術行業之間的人才競爭,促使高技術行業人員的薪酬水平在2014年呈現出水漲船高的狀態。
以上這些數據表明,薪酬增長在很多行業和企業中仍然是人才引進和保留的重要手段。
但也有很多企業表示,面對行業領軍或新興企業過高的薪資增長壓力,自己也不得不提升薪酬,但這已經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人力成本壓力,長此以往,市場競爭將有從自由競爭淪為行業寡頭甚至壟斷的風險。
對此目前的薪酬市場狀況,太和顧問表示,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給予優質人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薪酬,是合理的,但是對于整個行業來講,則應該回歸理性,畢竟薪酬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成本,對于目前全球宏觀經濟并未好轉、人民幣貶值逾期加劇的情況下,國內企業應更需要關注的是人才保留和人員儲備。
企業員工福利應該“任性”
隨著企業發展的乏力,靠薪酬福利等傳統手段吸引和保留人才,給企業運營成本造成很大壓力。很多企業開始注重提升“軟實力”,紛紛開始打造雇主品牌(EVP)。
據太和顧問旗下雇主品牌咨詢服務機構——“悅福享”介紹,企業雇主品牌已經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戰略項目,通過打造和提升雇主品牌,不僅可以在人才引進中獲得競爭優勢,還可以在同等條件下,以更合理的成本引進人才。
而在人才保留方面,企業傳統福利也面臨著巨大的詬病和壓力。傳統福利成本維持在高位,而員工的滿意度和保留效果每況愈下,讓企業福利改革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作為國內首家彈性福利全面解決方案服務商的“悅福享”介紹,2014年度國內很多行業的標桿企業,如房地產、醫藥、高科技等都已經啟動了彈性福利改革,通過定制化的彈性福利平臺,將同樣的福利預算進行自由化分配,讓員工獲得福利的自主權和參與感,可以有效地提升員工福利滿意度。
以企業常規的體檢為例,企業傳統上習慣于根據員工性別和職級統一采購1、2個體檢機構的體檢套餐,然后下發給員工,由員工自行去指定機構參加體檢。而應用彈性福利的企業員工體檢,則是為員工設置專屬的體檢積分,先由員工在線選擇體檢機構,然后再選擇體檢套餐,而不是應用統一的機構和體檢套餐,如果體檢積分有剩余的,員工還可以用體檢積分購買其他福利商品。讓員工在選擇體檢機構、體檢套餐、怎么使用體檢福利預算上都可以非常“任性”。
據悅福享某房地產知名企業客戶反饋,這種“任性”的彈性福利制度確實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生了奇效,員工的福利滿意度獲得了很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