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行情最近出現大幅震蕩,購置資產的上市公司復牌后賺錢效應也受到影響,6月公布定增重組方案的浦發銀行、紅日藥業、*ST金路、光明乳業等公司復牌后并沒有延續年初重組股的漲勢。
"互聯網+"風勁吹 并購熱點移情云計算
Wind統計顯示,2014年7月1日至今年6月22日,共有293家公司通過“增發+重組”,擬注入6743.61億元資產。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上半年,擬注入的熱門資產由2014年底的游戲公司轉向云計算、大數據等。
賺錢效應減弱 6月,30家公司發布定增收購資產重組方案,中羅平鋅電、岳陽林紙等延續了此前重組股的強勢,但越來越多公司的股價并沒有因為重組而得到提振。
以浦發銀行為例,公司浦發銀行擬向國際集團、上海久事、申能股份、錦國投、石化城建、上海地產、國網英大、東方航空、雙錢股份、愛建股份、百聯股份共11名交易對方發行99951.03萬股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上海信托97.33%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幣1635198.90萬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浦發銀行將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不僅有助于彌補公司在資產管理方面的欠缺,更有利于大幅提升公司金融一體化和資產證券化服務能力。但自6月17日復牌后,公司股價就持續下跌,三個交易日跌幅達7.38%。
紅日藥業6月5日發布預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超思股份100%股份、展望藥業100%股份。根據交易對方的業績承諾,超思股份、展望藥業2015年、2016年度凈利潤分別約為4800萬元、5500萬元以及3100萬元、4000萬元。本次交易將為上市公司培養穩定的業績增長點,進一步增強公司未來的整體盈利能力。但紅日藥業復牌后,僅3個漲停之后便隨大盤迅速下調。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重組給相關公司注入了新業務并增強盈利能力,但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中給予重組標的一定溢價已成為“行規”,高溢價重組成為常態。加之目前市場上早已對擬并購重組的公司給予很高估值,一旦市場變化,復牌后相關公司將表現平平。
此前即使資產重組失敗或終止,不少公司的股價復牌后依舊能走出多個漲停板。國泰君安分析師指出,這主要是源于對公司未來繼續重組的預期。一旦重組復牌的賺錢效應減弱,大量重組失敗的公司復牌后也將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