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才從深圳撤回北方不久的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如約出現在北京。被港交所“禁言”許久的孫宏斌,終于找到機會回應過去兩年間圍繞在他自身以及兩單并購案上的種種猜疑甚至質疑。
長達3個小時的發布會,有關佳兆業的并購案始末成為當之無愧的焦點,即便融創新推出號稱單價有望觸及40萬/平方米的頂級豪宅北京一號院,也未能搶走并購的風頭。
從表面上看,孫宏斌并未因再一次失掉收購標的而沮喪;但少許失望與無奈仍在言語間不經意地流露。誠然,在復雜的并購案中,沒有人能在開始猜到結局,期間的起伏跌宕往往超越參與者自身預期。
經歷了,總有收獲。關于佳兆業股權的收購,按照他自己的話說,“買賣無關成敗,吃了虧但得了人心”。
并購死局
在孫宏斌出現在公眾視線的前一日,融創和佳兆業分別發布公告,宣布在雙方友好協商的基礎上,終止融創中國旗下子公司對佳兆業上?毓勺庸镜氖召,此舉意味著,融創與佳兆業之間的最后一絲關聯已然被斬斷。因為半個月前,兩家公司已宣告今年2月6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失效。
當然,佳兆業大股東郭英成名下仍然有相當比例股權質押在第三方,直到他將剩余的約11.625億港元并購款項退還給融創為止。但從嚴格意義上講,這與佳兆業公司本身無關。
從融創與佳兆業大股東簽訂了上述股權轉讓協議之后,身處事件漩渦中心的孫宏斌便被限制對外發布任何有關收購的信息,就連他在今年4月14日發布的一條涉及收購進展的微博,也收到了港交所的嚴正警告。
放棄并購,意味著禁言終結,孫宏斌在北京一號院發布儀式上出現,有偶然成分,也是必然結果。對于最終放棄佳兆業股權的原因,孫宏斌最直接的回應是“不想買了”。
“不想買”的邏輯來源于盡職調查后,他發現標的的資產狀況不如預期。“剛剛接觸時,披露出來的每股凈資產約4.5港元,我收購價格是1.8港元,總共約3億美金,但進去后發現凈資產狀況幾乎為0。”
所謂佳兆業凈資產狀況為0,是融創在調查之后對其的評估。事實上,鑒于會計準則賦予企業一些靈活的記賬手法,使得佳兆業的賬面資產并非一文不值,但鑒于該集團2014年年報遲遲未出,佳兆業的真實資產狀況外界無從得知。
因此,即便孫宏斌強調自己最后主動放棄收購,但逼迫他放棄的真正原因,不是佳兆業的巨額負債、也不是郭英成心生悔意,而是由佳兆業年報難產引發的收購死局。
據悉,郭英成重新出任佳兆業董事局主席、單方面與債權人談判、授意下屬藏匿上海公司公章等等事件發生后,都沒有讓融創放棄收購念頭。
為了盡最大的努力達成收購,融創甚至向港交所提交了佳兆業年報豁免的申請,但最終未獲得港交所通過,因為按照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邏輯,融創在佳兆業年報無法披露的情況下強行收購,是對自身股東的不公平。
截至目前,佳兆業雖然正積極自救,依然沒有正面回應過會何時公布2014年度財務報告。這個卡住融創收購的關鍵死結最終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解開?孫宏斌說: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