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登錄],新用戶?[免費注冊]
最新共享 
主頁 > 新聞
職場出現“29歲現象”迷茫和焦慮為主要表現
2015-7-10  字體  瀏覽量:
  近日,職場“29歲現象”成為微博和朋友圈的熱門話題。說的是29歲以前,屬于青春“保質期”,29歲以后,就過期了。因此,職場人要想干出一番事業,最好趕在青春“過期”之前。
 
  不過也有網友淡定曬出大咖們的29歲:馬云當時還在大學當老師,在校外兼職做翻譯。
 
  你是否也曾或者正在經歷“29歲現象”?站在青春的分界線,要如何選擇?
 
  迷茫和焦慮為主要表現
 
  “當初剛入職時,每天都像打了雞血,對工作兢兢業業,不管怎么加班都無所謂。馬上自己就要30歲了,工作上卻遇到了瓶頸,無法突破,對未來愈發迷茫和惶恐,我該怎么辦?”這是29歲的小王近日在朋友圈發布的一條消息,他在一家國企已經工作了4年。
 
  不少朋友在小王的消息下留言,自己確實也有著跟小王一樣類似的境遇。重復的工作慢慢消耗著熱情,升職空間看上去很渺茫,薪水也沒有大幅度上漲的希望,90后的年輕人也已經強勢邁進了職場。這些問題讓不少臨近30歲的職場青年感到焦慮,這種心態就被稱為“29歲現象”。
 
  是選擇穩定的生活繼續打工,還是放手一搏辭職創業?是繼續學習和積累經驗,等待機會到來,還是甘愿平庸,選擇安逸?
 
  社會學專家:40歲以前都是黃金期
 
  記者通過微信、QQ和街頭詢問的方式采訪了50位年齡在28至30歲之間的市民、網友。其中有六成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的工作狀態與“29歲現象”十分類似。同時,在這些正經歷“29歲現象”的年輕人中,三成受訪者有辭職創業的想法。
 
  為什么“29歲現象”會產生?重慶工商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鄭從金認為,這是由兩方面的壓力共同所致。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生存壓力大,人人都需要成為一個“職業人”來得以生存;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十而立”的思想,也增加了現在年輕人的壓力。
 
  現在一些年輕人已經處于“29歲現象”中,他們應該如何面對這種壓力呢?鄭從金認為,適度的壓力對職場中的年輕人來說是好事,但不宜過度。因為古代人的生命周期相比現代人而言非常短,因此傳統社會中“三十而立”的說法并不適用于現代社會,“30至40歲都是黃金年齡。”
 
  對于很多年輕人在打工和創業之間無法選擇,鄭從金認為,年輕人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如果擁有打拼精神,喜歡闖蕩,那么創業是最佳的選擇;但如果喜歡循序漸進,喜歡安安穩穩的生活,那么也可以努力在職場中闖出一片天地。
 
 
 
第一資源活動&會展
薪酬訓練營
調研報告下載
微信公眾平臺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卓越人力資源服務解決方案
SAP中國 ADP
北森 中智咨詢
怡賽 愛康國賓
肯耐珂薩 關愛通
MERCER 科銳國際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久久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色九月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