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方案日前結束公開征求意見,預計將有約兩萬多億元資金“整裝待發”進入投資運營。作為老百姓的養命錢,養老金如何安全賺錢,實現保值增值,受到多方關注。
。对拢玻谷,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隨著方案結束征求意見,養老金離入市更近一步。
根據《投資辦法》,養老基金投資范圍將大大擴寬,除了可以投資國家重大工程和項目外,還可以投資股票、股權、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這意味著,新規全面解除了“養老金不能投資股市”的緊箍咒。
國金證券分析師 黃岑棟:原先養老金只能去投資一些銀行方面的產品,但是我覺得如果不能把股市考慮進來的話,首先本身的收益性并不是特別能滿足目前整體的通脹,包括M2這樣的增速,養老金實際上是在貶值或者虧錢的。那么如果說從一個中長期角度上來看,股市的收益率肯定會比通脹來得高,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必須是有一定比例放到股市上來投資。因此我覺得它把這個緊箍咒放松,是有必要性的。
同時,新規也給養老金入市設定了一條“紅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基金資產凈值的30%。
那么,作為老百姓的養命錢,養老金進入股市后,又該如何防止虧損,做到安全賺錢?
國金證券分析師 黃岑棟:從一個安全的角度上來看,第一個,我覺得應該是先設定投入到股市里的資金比例,那我覺得這個比例不應該特別大,應該是由當前整體的股市的運行狀態,有一定的關系。第二個它投資的具體的品種,那我覺得也不用把這個風險放得特別高。第三個,我覺得最好能夠是操作的基金公司,他們有一個風險補償的機制,這樣的話,我覺得對于如果說出現大盤的走勢低迷的話,藍籌股如果走勢不好的話,那有可能會有補償的機制,有風險補償的資金,對養老金進行一定的補缺。
業內人士指出,養老基金是保障基金,不是投資基金,更不是風投基金。養老金在實際市場化投資運營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鍵是一定要建立穩健的投資組合,政府要加強監管,保障基金的絕對安全,不能讓老百姓的養命錢受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