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全公司范圍內的轉型也必然要加速。”日前,聯想發布了其最新截止2015年6月30日的2015-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據財報顯示,聯想凈利潤同比下跌51%至1.05億美元。與此同時,聯想宣布了縮減成本的裁員計劃,我們不禁要問,聯想是否已經到了無路可退的境地呢?
聯想移動業務成燙手山芋
HTC裁員的消息余溫未散,又一大科技集團聯想公司再度傳來裁員的消息。相比HTC,聯想面臨著7年間從未遇到過的巨大挑戰。
日前,聯想公布了截止12月31日的2014—201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其中營收為107億美元,同比增長3%,稅前利潤同比減少80%至5200萬美元,凈利潤同比下跌51%至1.05億美元。與上個季度聯想集團營收113.34億美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1億美元,同比下降36.7%相比,聯想在本季度內營收和利潤均出現了更大幅度的下滑。而這已經是聯想連續兩個季度的業績下滑。
面對連續三個季度的業績滑坡,聯想集團舉起裁員重組的“手術刀”。此次裁員是摩托羅拉移動全球裁員計劃的一部分,從聯想的裁員計劃來看,摩托羅拉移動計劃在全球削減3200個非制造業工作職位,約占其非制造業工作職位總量的10%。而摩托羅拉移動的裁員計劃,占到母公司聯想集團員工總量的5%,聯想集團在全球擁有約6萬名員工。而這將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將有3200名人員面臨失業的危機。
據稱,聯想此舉有望為其在2015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手機制造商競爭中,節省大約6.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1.5億元),而年化減省約為1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86.2億元)。
聯想裁員重組的三個原因
聯想集團為什么會突然有削減人員的計劃和舉動,相比HTC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聯想集團是否有著同樣的境遇?
首先,今年以來,奇虎、樂視等各路企業迅速涌入到安卓手機陣營,競爭也越發慘烈。智能手機市場被快速“催熟”,原本的寡頭壟斷局面正在演變為群雄逐鹿,中低端智能手機領域變成一片紅海。價格戰成為“殺手锏”,千元以下智能手機機型多得數不過來。而想要取得好成績,營銷手段、品牌實力、專利技術、硬件等都成為競爭的因素。
其次,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拖了后腿。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初衷,是希望借此將自己的手機業務向國際市場和高端進發,然而事與愿違,摩托羅拉的加入讓原本在中高端市場表現吃力的VIBE品牌難免受到擠壓,進而造成用戶對聯想品牌認知度的混淆,最終的結果就是聯想非但沒有達到利用摩托羅拉品牌高端突破的目的,一路走來,手機銷量卻陷入不增反降的怪圈。
最后,聯想面臨著全球整體PC市場的急速萎縮。一直以來,PC是聯想的重頭戲。2009年,PC市場還未現頹勢。但是2015年,形勢完全不同了。根據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統計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PC出貨量為6,840萬臺,較2014年第二季度下滑9.5%,是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而根據估計,PC出貨量預計將在2015年全年下滑4.4%。在本季度,聯想“個人電腦銷量為1,350萬部,同比下跌7.1%,而市場整體下跌12.8%。”從與市場整體的對比看,在PC市場的表現,聯想還算不差。但是,市場大氣候變冷,甚至即將進入嚴冬,聯想已經難以靠PC扭轉乾坤了。
聯想必須邁過三道坎
進入2015年,國內的智能的手機市場呈現出了“血海”狀態,無論是產品還是價格層面的搏殺都異常慘烈。而為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各大國產手機廠商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拼底價、曬情懷、炒概念……種種手段不一而足。
聯想在這種環境之下,欲要重新站起來,并非“1+1”那么簡單,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仍有許多難以預知的挑戰,這需要新聯想人一個一個地去攻克。
第一,摩托羅拉這張牌究竟如何打、產品如何定位,是擺在聯想面前的第一個難題;究竟是保留摩托羅拉原有文化、定位高端,還是融入互聯網文化、定位年輕化,是聯想面臨的十字路口。誠然,對于聯想而言,整合手中品牌、形成精準定位需花費一定時間,而在這基礎上,聯想或可續寫其在智能終端市場的輝煌。
第二,近幾年,國產手機興起了搶購風潮,從小米到錘子,國產手機都跟蘋果學起了“饑餓營銷”手段。因此,聯想在完成產品布局的基礎上,還必須在品牌營銷上下一番苦功,才有可能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贏得更多生存機會。
第三,中國品牌加速國際化布局,國內品牌份額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太新興市場不斷攀升。因此,聯想需要依靠進軍海外市場才能夠使其有更多的空間去彌補盈利短板。當然,這其中的產品質量、品牌塑造、軟硬件整合等都是需要重點的研究方案。
經歷了短暫輝煌的聯想移動,重新歸于平庸。在沒有找到最好的移動解決辦法之前,裁員能解決的只是暫時的問題。不過,改革不易,大規模裁員,究竟是盤整之后的重新出發,還是一蹶不正的衰退,也許未來季度的財報會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