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種形式的合作或收購,天朗確實已經面臨困境,融創確實和天朗要合作了,那么融創和天朗合作的臺前幕后有哪些關注點?
在中國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0%的市場背景下,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從樓市下半場特征來看,房地產行業增速下滑趨勢勢在必然,此時,房地產行業也將呈現出規;奂c并購重組頻繁發生的特征,“大魚吃小魚”的并購現象與合縱連橫的“強強聯合”成為“新常態”。屆時,“大者恒大,強者恒強”局面的形成,最終推動市場集中度越來來越高!
從事實表現來看亦是如此。隨著樓市進入下半場,中小房企或非地產企業跨界進入樓市的企業因為在產品標準化、融資渠道構建、購房者C端客戶的把控能力等方面無法實現開發成本的降低,也無法實現較快的銷售,或者企業城市布局不合理導致企業運營出現困境,這個時候這些企業勢必會面臨發展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部分競爭優勢不明顯的中小房企極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退出或被收購。而上述這些破產或退出房地產的企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因素存在。
同時,從目前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千億房企的競爭暗潮洶涌,中海系、招商系、保利系、綠地等房企試圖通過重組形成“巨無霸”聯合體,爭奪未來行業(經營業績或市值)老大的地位,競爭異常激烈。而對于目前行業內的收購機會也不會錯過,比如恒大55億收購中渝置地旗下物業、恒大31億收購武漢三江航天地產67.08%股權、融創收購西安天朗等近期行業內的“大魚吃小魚”的并購現象。
隨著樓市進入下半場,樓市的深度調整將導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產或被收購,而這對于綜合競爭實力較強的房企來講則成為逆勢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對于大型品牌房企來講,會在樓市下半場這個階段繼續“大魚吃小魚”,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規;瘍瀯。
天朗為什么走上被收購之路?首先,天朗政商關系優勢不再。
從天朗發家的脈絡來看,主要還是得益于其政商關系良好,在過去十幾年當中獲得片區土地,也獲得在西安本土的持續增長空間,然而,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依靠政商關系發展起來的房企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響,嚴重的甚至企業破產倒閉,比如大連實德地產。
對于天朗來講,近兩年由于政商關系的優勢已經不明顯,發展勢必會受到限制,這對于已經快速步入全國化的天朗來講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因此,政商關系優勢不再的天朗在這兩年發展步伐勢必受到影響。
其次,宏偉的發展“路線圖”未能如愿實現,尤其是激進的城市布局導致企業陷入困局。
從西安天朗來看,據媒體報道,天朗控股集團曾對外明確而清晰地宣布了其宏偉的發展“路線圖”。天朗集團董事長孫茵曾表示,“未來10年,我們規劃了四個目標,第一是加快在中國大中城市的整體布局;第二是完成在香港IPO首發上市;三是順利完成天朗從住宅地產到產業地產的全面轉型;四是進行國際化開發與合作的探索。”
從目前來看,這四個目標沒有一個落實得非常完美。
城市布局過程中激進過程導致資金面風險迅速增加。天朗官網顯示,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天朗在“拓展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華中、西南等中國一線熱點經濟圈”的戰略方針指引下布局全國,其中長春、濟南、南京、成都、無錫、昆山等城市項目已進入開發建設階段,未來還將進駐數十個中國中心重點城市,全面參與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
從天朗城市布局的角度來看,除了大本營西安之外,其他城市對其銷售業績的貢獻度并不高,甚至有些項目還陷入銷售困境,比如在南京這樣基本面良好的城市竟然水土不服,已經出現大撤退,此外,業內還流傳出天朗全面撤出華東地區的說法,盡管官方未明確回復是否,但是這也反映出天朗城市布局過程中激進拿地布局的戰略失誤;從西安本土來看,天朗擅長片區拿地片區開發,但是隨著城市供地節奏的控制與品牌房企的積極布局,和其他所有省會城市一樣,作為本土房企的天朗也受到全國品牌房企積極布局的沖擊,其市場份額也在下降,銷售業績也受到影響;再加上西安這個城市本身就面臨“去庫存”的問題,也讓天朗著實捏了一把汗,尤其是去年市場低迷期,天朗在西安的項目銷售也會遇到壓力。這樣,城市布局及市場本身去庫存的壓力導致企業層面資金面周轉遇到問題。
天朗控股10年內香港上市計劃擱淺,未能解決其資金面緊張的問題。據了解,近兩年天朗曾經利用獵頭大量招賓買馬,獵頭也表示,天朗打算上市并且其發展前景可期,然而,如今看來,由于其戰略布局失誤以及銷售業績受阻等原因,企業整體表現不佳,這或許是其上市計劃擱淺的內在因素。
天朗未能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再加上營銷條線的核心團隊也有流失導致其銷售遇阻,其資金面也勢必受到影響。
天朗轉型過程中新業務,未能順利從住宅地產到產業地產的全面轉型,新業務對企業運營未能形成正面積極影響。資料顯示,天朗控股集團前身為天朗地產,于2001年創建于西安,是一家以城市文化產業投資與運營為主營業務的開發商。2005年起全面介入土地以及開發與整理,近年來開始涉足產業園區和酒店開發及運營,提出繼續堅持以文化為戰略核心,以城鎮化區域開發、產業運營、系統服務為主營業務,成為文化產業集群全球化運營的探索者。
然而,對于房企來講,業務多元化初期并不會為企業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支持,也不可能依靠多元化業務解決企業的資金面問題,反而,多元化業務沉淀了傳統房地產主業的資金,此時,如果企業沒有辦法解決現金流的問題,那么這個企業極有可能陷入困境。對于天朗來講亦是如此。近年來,天朗控股旗下文化、商業、貿易等產業板塊開始布局,天朗文商旅商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天朗科技產業公司、天朗農業科技投資公司、天朗酒店管理公司、蔚藍基金公司等十余家全資子公司成立。據業內人士了解,激進的多元化布局并沒有給其企業業績帶來太大的貢獻,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其資金面的安全性。
至今為止,由于市場庫存偏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樓市“惜貸”常態化的基本面也沒有改變,此外,房企在2015年仍然會面臨比較大的資金面的問題。如果開發商在銷售回款上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再加上開發貸款比較難獲得,理論上開發商這個時候就不得不進行賣股權、賣項目的操作了,如果賣項目、賣股權也無法使這類公司繼續“活下去”,那么,這些房企極有可能成為瞬間“轟然倒下”的房企。
對于天朗來講亦是如此,在危機之中繼續“活下去”仍然是最重要的。
天朗賣項目求生(或者叫合作成立平臺公司,但是融創占較大股份)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大事,綠城也賣過,佳兆業也賣過,孫宏斌此前也賣過順馳公司,房企無論通過什么樣的市場手段,賣項目也好,賣股權也好,降價銷售也好,只要市場艱難的時期可以“活下去”,這就是起碼的成功。
只要度過當前的企業資金面的危機,未來有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從融創的發展軌跡來看,無論是在大本營天津,還是后續布局的北京、無錫、重慶等城市,還是后續借力融綠合作平臺進入大上海樓市,融創基本是在短短2-3年時間進入當地房地產銷售金額TOP3,并且在大多數已經布局的城市實現商品住宅銷售金額第一,比如2014年融綠在上海商品住宅銷售金額已榮居第一名,即使融綠平臺分家之后,融創在上海的銷售金額仍然保持TOP3的地位,這樣的布局速度是狼的速度。
如果融創與天朗此次非“野合”,沒有重蹈綠城和佳兆業收購失敗的覆轍,屬于合作成功類型,可以預言融創的野心將更加膨脹,勢必會加速其全國化布局的進程!
如今,融創借力天朗進入西安市場,從經驗來看,在短短2-3年時間內,融創勢必會借力天朗的資源或合作的平臺公司迅速強攻西安房地產市場,最終達到深耕西安市場的目的。
從未來西安房地產市場變化格局來看,盡管西安樓市品牌房企云集,開始關注大西安的未來增長潛力,競爭也異常激烈,但是由于融創借力天朗布局西安樓市,西安的房地產市場在未來2-3年勢必會重新改寫,融創將以狼的速度從既定市場格局當中搶得自己的一份市場份額,西安房地產市場將因為融創收購天朗股權或合作成立平臺公司而改變。
房企之間尤其是品牌房企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共同開發,能夠用更少的資金開發更多的項目,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鞏固自身的龍頭地位。尤其是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通過上述合作的方式可以將更多的銷售收入合并至財務報表,制造漂亮的銷售業績,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贏得資本市場的好評。
融創與天朗合作之后,融創通過與天朗的合作制造漂亮的銷售業績,融創的規;瘜⒃偕,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贏得資本市場的好評。
對于融創來講,通過與本土房企天朗進行合作,利用天朗本土房企對于西安當地市場、政府關系、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優勢,戰略布局進入這些城
市或區域,借力天朗本土房企實現新的區域或城市擴張,進而進行全國化布局。而此前融創借力綠城、佳兆業進行全國化擴張的戰略一波三折,并不順利。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看,融創借力天朗布局大西安,加碼布局南京、濟南和成都,才算是標志著融創由區域深耕向全國化布局的戰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