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輕人的工作高壓力高期望值并存,這導致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不少人出現了職業倦怠的情況。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益派咨詢,對2005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7.1%的受訪者曾遭遇過職業倦怠,55.4%的受訪者認為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過高,53.7%的受訪者認為是升遷加薪等職業前景無望。對于克服職業倦怠,48.4%的受訪者建議給自己放個假,46.9%的受訪者建議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5.5%的受訪者工作年限為1年以內,34.4%的受訪者為1~5年,29.2%的受訪者為5~10年,28.6%的受訪者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2.2%的受訪者尚未參加工作。
37.2%受訪者認為工作3~5年最易倦怠
章笑在北京某科技公司做文秘工作已經四年了,從第三年開始,特別明顯地,她對工作產生了倦怠情緒。“工作已經很熟練了,人事關系也處得很好,沒有什么壓力,不像剛開始還怕領導不滿自己的表現。”章笑說,她在公司里算半個老人了,可是沒有更大的上升空間,未來幾年還要做同樣的工作,一成不變。“每天只是單純為了完成任務,沒有什么可以發揮的平臺,工作越來越不想做,再這樣下去恐怕連日常任務都完不成,那就離被炒魷魚不遠了”。
調查顯示,77.1%的受訪者曾有職業倦怠,9.8%的受訪者沒有,13.1%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5.9%的受訪者認為工作1年以內容易產生職業倦怠,27.2%的受訪者認為是1~3年,37.2%的受訪者選擇3~5年,18.1%的受訪者認為是5~10年,6.4%的受訪者選擇10年以上,0.8%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
“應對一些新東西,會很累很辛苦,但是比較有動力。如果職位和工作內容沒有變化,會更容易倦怠。”劉清杰剛入職到一家網絡公司做網站編輯,他時常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一個文字工作者,讓很多人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思考,這就是意義。但是我現在的工作達不到這個要求。”
調查中,55.4%的受訪者認為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過高,53.7%的受訪者認為是升遷加薪等職業前景無望,35.9%的受訪者認為是入錯行、職業錯位,36.3%的受訪者認為是職場的人際關系疏離,27.5%的受訪者認為是工作進入平臺期,15.3%的受訪者認為是工作壓力過低,13.3%的受訪者認為是自身性格導致。
職業規劃師王虹指出,職場人產生職業倦怠,一方面是由于現在很多人的工作本身比較單調,比如銀行的柜臺操作員;另一方面,有些人工作跟性格的特質不是很符合,這樣時間長了工作容易沒有新鮮感。“總的來看,因為第一種原因產生職業倦怠的人中,年輕人比較多,后一種情況,則多出現在工作一段時間的人身上”。
55.5%的受訪者認為跳槽只能緩解職業倦怠
章笑試過尋求改變,利用空閑時間考了會計證,但公司不給她提供轉崗的機會。“我學的東西不多,我有一半的責任,但是公司不會挖掘員工的潛力,不在現有員工里培養所需人員,寧愿在外面招人,總是以剛進來時候的能力評價員工,也有責任。”章笑認為,她可以勝任難度更高的工作,每月多獲得兩千元工資。“我很愿意,但是沒有這個機會”。
很多像章笑一樣沒有上升空間而對工作產生倦怠的年輕人,紛紛選擇了跳槽。本次調查顯示,9.2%的受訪者認為跳槽完全可以解決職業倦怠,55.5%的受訪者認為只能緩解,15.1%的受訪者認為跳槽不管用,還有20.2%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
在沈陽工作的翟玉芳就剛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但是沒上幾天班她就感到很不適應。“我覺得原來的工作不適合我,工作沒有熱情。但是來到這里之后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我與一位同事相處不太融洽。”翟玉芳說,為此,她又開始不喜歡上班了,每到星期一工作日開始,就感覺很難受。
王虹認為,跳槽大多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工作本身的問題,比如在行政崗位工作了四五年,但公司沒有一個好的晉升通道,或者像銀行柜員類的工作,看似光鮮但感覺沒有意義。還有一種情況是,工作時間較長的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價值選擇改變工作環境。
“但有的人換個工作環境,過段時間還是會出現一樣的情況。”王虹指出,這個時候就要了解一下自己的職業定位是什么,跳槽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一定要搞清楚導致自己職業倦怠的原因。
如何克服職業倦?調查中,48.4%的受訪者建議給自己放個假,46.9%的受訪者建議培養一些興趣愛好,44.5%的受訪者建議轉換工作環境,40.5%的受訪者建議工作中嘗試一些變革和突破,35.5%的受訪者建議給自己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 28.5%的受訪者建議多參與生活中的社交活動,26.9%的受訪者建議鍛煉身體,強健身心,16.4%的受訪者建議單位注重“人性化”管理,24.5%的受訪者建議給自己充電、適時進修。
“如果工作很適合,只是需要時間休息,那么休假可以解決自己的倦怠。但工作本身就不太適合的話,休息完還是要面對相同的問題。”王虹認為,核心目的沒有達成,每天八個小時待在公司,就會感覺不快樂,會影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需要去做一個轉型。
她提醒說,克服職業倦怠,一方面需要自己花很多時間在自身方面,多探索自己,不斷挖掘自己,調整浮躁的心態;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多做一些改變。讓員工的工作豐富化,企業和個人都要努力。
“作為一名女員工,要考慮很多,以后要生孩子,想穩定,不可能說走就走。”章笑沒有勇氣跳槽,但現在她已經在尋求改變現狀的方法。“我現在每天鍛煉身體,調整自己的心態,增強自信心,我打算主動跟分管領導、人事部門溝通,希望他們重視我,看到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