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光線傳媒爆出將裁員20%的消息。據數娛夢工廠報道,裁員計劃是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一次員工大會上宣布的,光線目前員工總數為500多人,裁員20%需要裁掉100多名員工,校招生、實習生都包括在內。
其中,光線傳媒旗下的“先看網”裁員規模最大,網絡市場部門和運營部門均被集體裁撤。以前超百人的規模,現在只剩下30多人,未來可能將轉向VR平臺。
據內部人士透露,裁員的目的在于:近年來,光線一直在探索各種新業務,公司要裁掉那些思想老舊或者太文藝的人。
10月11日,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接受娛樂資本論采訪時,證實了這個消息,坦承了光線對于先看網在VR戰略上的重要轉向。
王長田稱,“所有的裁員在中國都不是好消息。但是對于光線而言,其實并不是負面的,人才需要階段性的優勝劣汰。”
王長田也承認了在先看網上,光線犯下的戰略失誤:“公司管理層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裁員是為過去的一些錯誤決策和判斷買單,目前裁員是發現問題后的調整。”他說,光線必須改掉人員過剩、人浮于事這些弊病。
過去兩年,王長田一直對先看網寄予厚望,他曾把布局先看網看做是光線向互聯網轉型的契機。王長田曾對外表示,要把先看網打造成中國的Netflix,做成中國最大的電影視頻網站。
先看網絡公司由光線傳媒與奇虎360于2014年12月共同出資設立。但不到一年時間,360就宣布撤資。2015年11月,光線傳媒宣布,經過一系列的股權轉讓和增資協議后,光線易視成為先看網絡的唯一股東,360的投資完全退出。
一位在先看網工作的員工向媒體透露:“光線沒有什么互聯網基因,尤其在360撤資后,搞運營的人還是沒法適應互聯網的市場規則。”
不過,從大環境來看,光線的裁員,除了是及時“止損”之外,也與整個中國電影市場開始陷入低迷不無關系。
2016年的暑期檔,雖然有17部大片扎堆上映,還是未能阻止暑期檔票房10年來首次下滑,同比下跌15%?诒钤u、保底全敗、壞賬走高,前幾年紛紛迅速擴張的影視公司,現在許多家都要考慮如何壓縮成本了。
華誼與萬達兩家巨頭,在暑期檔除了作為《魔獸》的出品方,幾乎毫無建樹。9月,華誼兄弟在一周內連續減持了2260萬股掌趣科技(300315,股吧)股票,套現1.42億元。上半年,華誼的凈利潤同比下降40%。另外,博納影業暑期檔的兩部重點影片《封神傳奇》和《危城》票房加起來也未突破5億。
與之相比,光線的成績還算好看一些。2016年上半年,王長田透露,光線已經投資了50家公司,正在洽談的有10多家公司,年內可能會投資70家公司左右。2016年,光線先后花費4000萬控股七維科技布局VR,又豪擲48億控股貓眼,在泛娛樂布局上出血不少。年報顯示,2016上半年,光線投資共計流出現金6.6億元。
不過,光線在最關鍵的票房收入上,保持了穩定增長——《美人魚》票房收入33.9億元。在光線上半年7.2億元的收入中,來自電影的收入高達6.1億元,同比增長102%。暑期檔里,光線獨立發行的《大魚海棠》票房也破了5億元。在幾大主流電影公司里,光線目前的日子和現金流還算比較安全。
但是,如果從居安思危的角度講,《美人魚》的票房奇跡畢竟屬于較為獨立的事件。不管是應對對外的并購,還是未來的戰略轉型,光線都需要跟其他電影公司一樣,對現金流和成本給予更多的重視。
2016年6月25日,光線傳媒分別發行了10億和20億的短期和超短期票據,以此來彌補收購貓眼帶來的資金缺口。
7月23日,光線傳媒公告稱,減持部分天神娛樂(002354,股吧)的股票,累計減持天神娛樂股份200萬股,獲得現金流入1.6億元左右。
此前有輿論猜測,光線的裁員很大原因是光線控股貓眼后,給公司的資金鏈帶來了負擔。在采訪中,王長田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表示:由于在線購票平臺全行業都大大減少了票務補貼,貓眼在近幾個月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9月已達到40%,并且已經開始盈利。
在裁員的同時,光線也在不斷進行小規模招新,主要針對的是光線傳統強項的發行領域,以及新興的業務,例如光線旗下的VR全景工作室,還有負責衍生產品的電商業務。
王長田表示,光線還要培養一支強大的制片人隊伍,由這些制片人牽線,希望每一個項目都與行業內最合適做這件事的公司進行合作。
所以,當市場開始明顯趨于冷靜、將進入下行拐點時,也不妨把光線傳媒的這次裁員事件看做是提前的修煉內功。擠去泡沫后,中國電影市場或許很快將遠離資本游戲的影響,迎來在內容層面上真刀真槍的較量。而這對普通觀眾和市場長遠發展來看,未見得不是一件好事。
來源:中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