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
這是光輝合益中國區總裁陳雪萍給出的一個數字,它代表企業從外部引入的高端人才成功留存兩年以上的比例。相對于企業對“空降兵”的殷切期望,這個比例可以說低到令人絕望。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是外部人才引進的失敗,換一個視角,對于高端人才而言,這就意味著跳槽的下一站,有三分之二的概率非常不理想。
高端人才在新的崗位上難以“存活”,對于企業和人才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信號,長此以往甚至有可能影響人力資源市場的活力。實際上在中高端人才的領域,企業和人才都需要更為精準、優質的咨詢服務,其職責不僅僅是促成雙方的聯結,更重要的是通過準確的評估和判斷,提升人才匹配的成功率。
職場真相:企業成功≠個人成功
在行業快速變革的背景下,獵上網邀請了一系列人力資源行業的巨頭參與《楊瀾訪談錄-人才相對論》的錄制,共同探討行業的價值變化問題,陳雪萍是受邀嘉賓之一。這是她第一次在電視鏡頭前接受超過30分鐘的大型專訪,講述人力資源行業的格局和前景。
在人力資源行業浸淫二十余年,讓陳雪萍對于企業和個人分別形成了一套定義成功的評估體系。 “評估企業是否成功有六個維度,一是要看企業是否有一個特別有前景的商業模式,第二是企業是否有一支特別優秀的管理團隊,第三是否有一個特別能感召人心的使命愿景,第四是否有一個比較靈活的組織架構,第五是否有一個能激活員工干勁的管理機制,最后,是否有一個開放包容的文化。”陳雪萍并未用規模、市值等簡單粗暴的量化標準來衡量企業是否成功,作為人力資源咨詢行業的從業者,她更擅長用內化的眼光定義企業的價值。
然而企業的成功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個人的成功,陳雪萍提出了一個RAPID法則專門用于評估人才個人是否成功。“R代表resilience,堅忍不拔,A代表agility,靈活敏捷度,P代表passion for accountability,激情,I代表impact,高效影響,D代表development,發展他人。”
成功的企業與個人的成功之間自然是互相需求的,但外來人才超低的留存率說明,成功的企業和個人之間不能直接劃等號。人力資源的精準匹配,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很多有名氣的高端人才工作能力的確很強,但未必適合你的組織、企業。”陳雪萍認為很多企業并未認真思考到底要引進什么樣的人才,在與候選人才進行對話的過程中也不夠嚴肅認真,這是導致新高管留存率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全新評估體系重新定義外部引入人才的價值和未來
商業的競爭,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競爭。在找到人才已經不再是難事的互聯網時代,如何找對人才并留住人才,才是企業最需要抓住的關鍵點。再成功的企業,都需要合適的人來執行和推進。找準人才可以說是一個成功企業的必要前提。企業無論處在什么樣的發展時期,都需要在人力資源的層面把好關,外部人才招聘和內部人才選拔,都制定詳實的標準。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找不對合適的人可能比虛位以待更加可怕。
反過來講,對于人才而言,跳槽是一件既需要抓住機遇又需要謹慎考量的事情。面對職場普遍的低成功率,人才也需要想清楚自己的職場動機。
像光輝合益這樣的全球頂尖管理咨詢公司有很多測試人才動機的機制,可以用科學、專業的方法對人才進行深入的考量,在其動機、性格、取向等方面進行判斷,是否與且所需要的特質相吻合。比如情商測試、領導風格測試、學習敏銳度測試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PSE測試。PSE的流程簡言之就是“看圖片寫故事”,旨在從心理學層面洞悉候選人的工作風格。候選人將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表現出其持續關注的重點內容,在測試結果上,重要分為三種動機:親和動機,成就動機,影響力動機。“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但世界上沒有完人,每一個個體都會有他特別有優勢的地方。這個崗位最需要人發揮的是什么樣的能力和動機,我們需要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而像獵上網這樣的互聯網獵頭服務平臺,更加擅長于應用全新的價值評估體系,除了有前沿的數據算法實現精準匹配做基礎,他們還會和候選人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從他的過往經歷和日常表現來進行專業的判斷。專注中高端獵頭服務讓獵上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其服務的價值也有更加凸顯。
無論是內部招聘還是外部引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人才總是有不斷的渴求,尤其是高端人才,更是市場上競相爭奪的對象。這是時代賦予人力資源行業的一個多向挑戰,企業、人才、獵頭服務者,都需要重新梳理自我定位,重新了解他人需求。人才選擇跳槽,對于企業而言就是外部引入,越是高端人才,越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謹慎和全面的測量、評估。提升外部引入高端人才的成功率,才能激發人力資源市場的活力。
《楊瀾訪談錄-人才相對論》系列節目
正在火熱上映中
戳視頻直接觀看本期精彩內容
下期預告:
主題:《你的價值,會被機器取代嗎?》
嘉賓:德勤首席人才官 王大威
內容介紹:從工業時代到互聯網時代,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到大數據時代,從云科技時代到人工智能時代,科技的發展總是超乎我們的預期。而基于科技產生的機器設備,正在顛覆著我們的工作環境——機器正在完成著人類不可完成的各種任務。在這樣的變革浪潮中,科技的發展是否正在挑戰著職場人的位置,設備的更新是否在重塑著人才的價值?在科技的進化中,組織對職場人的價值定義是否發生了變化?而人才本身,對自身價值的定義又產生了什么樣的隱憂?
更多精彩花絮行業干貨可關注楊瀾訪談錄和獵上網官方服務號、官方微博。
7月10日——《楊瀾訪談錄》之人才相對論第四期,敬請期待!
戳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