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呈穩健發展態勢,整體宏觀形勢較一季度穩中有進,與市場預期基本相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中國領先的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聯合推出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 ,反映就業市場的整體走勢。該指標采用智聯招聘(zhaopin.com)全站數據分析而得,通過不同行業、城市職位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來反映就業市場上職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的變化,從而起到監測中國就業市場景氣程度以及就業信心的作用。
一、 2017年第二季度就業景氣指數穩中有升
2017年第一季度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為一季度GDP增長6.9%,尤其是第三產業,增長達7.7%。同時,高新制造業、網上零售等新經濟增長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的進展等。一季度CIER指數為1.91,雖呈現季節性回落,但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進入2017年第二季度,受企業用工需求增加,以及求職申請人數下降的影響,本季度CIER指數上升至2.26,表明就業形勢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從用人需求來看,隨著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的回升,以及新經濟新業態的助力等,帶動了企業用工需求的增加;從求職供給來看,就業市場進入“跳槽”淡季,求職者心態也逐漸由積極主動轉向觀望狀態,加之畢業季部分大學生選擇慢就業或不就業,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求職人數的下降。綜合需求和供給兩方面的變動,使得本季度CIER指數有所上升。此外,從同比來看,本季度CIER指數高于去年同期,表明整體就業形勢逐漸趨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6月份CPI同比上漲1.5%,PPI同比上漲5%,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9%,表明目前中國經濟總體呈現穩健發展態勢。在7月份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到“我國經濟仍然延續了一季度穩中向好的姿態”。這種“穩”不僅表現在GDP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就業上,企業利潤和雇傭員工數量均有上升。此外,根據智聯招聘此次選取的大類樣本來看,2017年第二季度智聯招聘全站在線招聘需求同比增長了36%,也表明了就業形勢的明顯好轉。
二、不同行業就業形勢分析
從CIER各行業指數可以看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行業間的就業景氣極化現象有所好轉,CIER指數最高和最低行業間的差別倍數由一季度的29倍下降為二季度的26倍。由排名結果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就業景氣最好的仍為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CIER指數由上季度的9.21下降為本季度的9.06。具體來看,與上一季度相比,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招聘需求人數下降8.5%,而求職申請人數下降7%,需求人數的下降幅度大于申請人數,因此CIER指數有所下降。其它就業景氣較好的行業為交通/運輸、保險、中介服務和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業等,這些行業與上季度相比,排名變動較小。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的排名有所上升,CIER指數由上季度2.78增加為本季度的3.83。具體來看,房地產等行業的招聘需求環比增加了24.4%,但求職申請人數卻環比下降了9.4%,因此,表現為就業景氣程度有所上升。
在就業景氣較差的行業中,印刷/包裝/造紙、石油/石化/化工和環保等行業的CIER指數仍然偏低,這些多屬于傳統制造業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企業轉型升級進程緩慢,企業對于人才的招聘需求較小,造成了就業形勢相對較差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能源/礦產/采掘/冶煉的CIER指數有所上升,由上一季度的0.32上升為本季度的0.60。具體來看,能源/礦產等行業的招聘需求環比增加了58.1%,求職申請人數環比下降了16.1%,因此,就業景氣程度有所回升。由此表明,隨著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政策的實施,相關行業的就業形勢在逐漸好轉。
(一)國家政策助力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
2017年2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了“交通運輸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聞發布會,確定了“十三五”目標中關于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革指示,預計交通扶貧建設總投資規模達到1.8萬億元。作為國家政策的重點支持產業,交通/運輸行業繼續延續高速增長的態勢,用工需求環比增長了55%,躍居行業首位,尤其是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環比增幅遠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分別81%和86%。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大額資金的投入,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該行業利好不斷,未來也將吸納更多人才進入。
(二)互聯網/IT行業發展趨于理性,網絡娛樂行業用人需求旺盛
2017年第二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人才需求同比增加36%,與上一季度的56%相比,本季度該行業的用工需求降幅明顯。一方面,由于全民創業逐漸趨穩,此前受到“創業潮”推高的IT/互聯網行業崗位需求也隨之退卻;另一方面,資本荒導致投資人的投資行為更加理性,創業公司“重金攬人”現象有所收斂,用人需求逐步趨于理性。分城市等級來看,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用工需求量同比增加均超過全國平均,分別為57%、52%和40%,而一線城市僅增加了19%。這是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和深化,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也反映出互聯網領域的發展軌跡正由人才飽和的一線城市,逐漸向新一線等城市轉移蔓延。
需要注意的是,本季度網絡游戲招聘需求同比增加了85%,已超過了計算機軟件業,成為互聯網行業中人才需求最為旺盛的領域。以騰訊年度網游《王者榮耀》為例,該網游的注冊用戶已達2億,目前在移動電競游戲收入中排名第一。如此大的利潤額和游戲玩家基數,使得網游行業的人才缺口愈發明顯。隨著互聯網應用服務的不斷升級,網絡娛樂行業的就業形勢也值得進一步關注。
(三)金融行業用人需求增速趨緩,房地產及制造業需求增幅明顯
從第二季度行業的需求同比數據來看,金融行業總體就業形勢大不如前,用工需求同比增加僅6%,遠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一線城市甚至出現了-4%的增長。今年,在嚴防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央行及各金融監管部門紛紛出臺措施以期加大治理監管力度。在調整過程中,金融行業人才要求門檻隨之水漲船高,用人需求增速也逐漸放緩。
房地產/建筑/建材業的就業需求同比增長55%,漲幅躍居行業第二。然而,一線城市的27%的增長,與二三線及以下城市80%以上的增長形成了強烈反差。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庫存”政策的實施逐見成效,促進了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用工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一線城市的限購調控政策,使得房地產行業需求紛紛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得到釋放,進而拉動了就業崗位需求的大量增長。此外,制造業/零售/批發等行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本季度職位同比也增長42%。根據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的計劃,為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今年要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傳統制造業逐步與智能化接軌,也將迎來更為巨大的用工需求。
三、區域及一二線城市就業形勢分析
(一)新動能推進中部崛起,西部地區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智聯招聘全網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中部地區用工需求同比上漲61%,西部為51%,東北為46%,東部為28%。其中,在互聯網/IT、房地產、交通/運輸領域,中部地區增速均超過了其他地區。自國家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之后,中部地區迎來多輪政策利好,為中部各省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如今中部地區已經成為了擴大內需、對外開放最具潛力的區域,也成了推進創新人才,培育各行各業精英的平臺。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正在積極發展,同時也正在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據2016年各省份GDP數據,西部城市增長最快,重慶達到10.7%,其次是貴州和西藏,增速分別為10.5%、10%。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助推中西部的經濟發展,在今年設立的新一批7個自貿試驗區中,重慶、四川、陜西等西部省市也榜上有名。企業結構精簡優化和改革新政逐漸推行,為西部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動力。
(二)一線城市需求放緩,新一線城市打響人才爭奪戰
與上一季度相比,本季度的城市等級劃分有所變動。按照2017年《第一財經》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新分級名單”對55個樣本城市 進行分類,得到不同城市等級2017年第二季度CIER指數。
2017年第二季度,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長分別為16%、51%、50%及56%。從環比變動來看,不同城市的CIER指數均有所增加,并且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增幅呈依次遞增的趨勢。近年來,以具有投資消費能力、高競爭能力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正不斷展現著自身的獨特魅力。在國家新經濟紅利及宏觀經濟回暖的大背景下,新的就業資源和機會也在不斷出現。從需求角度來看,新一線吸納人才的規模和速度邁向了更高的臺階,人才之間的流動也更加靈活。
相比而言,一線城市新增招聘需求持續放緩,主要原因來自于人才的過度飽和,以及激烈競爭而造成的“一崗多人”局面。結合實際情況可知,以北京和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中戶口指標在逐漸收緊,而部分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如成都、重慶、福州、廈門、沈陽、大連、青島等,由于經濟發達、生活節奏適中,成為了許多求職者的首選。同時,這些城市還出臺頗為搶眼的“送戶口送錢送房租”等優厚政策來吸引人才,在吸納多種新興行業、協調不同資源等政策的助力下,良好的發展勢頭彰顯了更大的就業吸引力。因此,未來新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的就業值得進一步關注。
四、不同企業規模就業形勢分析
2017年第二季度,大型企業的CIER指數為2.46。據財政部頒布的數據顯示,1-5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0376.3億元,同比增長25.5%。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大型國有企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國家政策號召背景下,多家國有企業對產能過剩領域進行改革創新,在完成并購市場化重組后,效益得到穩步提升,吸納人才的力度也隨之增強。此外,本季度大型企業在建材、交通行業的需求增長也明顯高于其他領域,分別為134%、125%。據交通部信息,“十三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總投資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各大型企業依托”大交通“的產業布局,業績斐然,用人需求也隨之大幅上漲。根據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大型企業二季度用工需求同比增長42%,前景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除微型企業環比增幅較小之外,其它規模企業的CIER指數均表現出明顯的上升。從同比來看,微型企業CIER指數出現了負增長,增幅為-0.4。從企業用工需求來看,微型企業僅增加29%,增幅位列最后。這是因為微型企業多處于“初創階段”,面臨巨大的生存風險在當下成本高企、資本荒等問題的困擾下,小微企業擴張乏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用工需求的增長。
五、 2017年第三季度就業形勢預測
基于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由于季節因素的強勢影響, 2017年第三季度的CIER指數將會比第二季度有一個明顯的上升。其周期成分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而其長期趨勢則繼續保持走強態勢。因此,我們的基本判斷是,2017年第三季度,就業形勢將大概率趨穩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