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風口吹過的時候,你看到SaaS留下了一地雞毛,而我卻看到了一個惹不起的下半場……
資本回歸冷靜,HR SaaS領域的大洗牌即將發生
美國咨詢機構Gartner報告顯示:2017年SaaS行業預計增長20.1%達到463億美元,SaaS市場仍然是全球云服務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第二大細分市場。但全球SaaS市場的整體增速預計會在未來幾年有所放緩。在易觀的《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16》中(如圖1)也描繪了國內企業級SaaS發展的幾個階段,而2017年也已然接近高速發展的后半期。近來我們看到企業級SaaS圈內種種裁員、并購、投資增速趨緩的事實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圖1:易觀《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16》
若將視線聚焦到HRSaaS細分領域,鈦媒體指出,如CRM、OA協作等細分領域一樣,HR細分領域的卡位已經基本完成,細分市場領跑者的身影逐漸清晰,后入者的機會正在逐漸縮小,同時賽道上能夠堅持下來的選手會越來越少。筆者也觀察到2017年只有零星幾個HR SaaS企業獲得了C輪或之后的融資,較2016年少了很多。這也從另一角度證明,中國HRSaaS的最佳投資窗口期也已經過去,資本逐漸回歸理性,同時也意味著市場大洗牌即將發生。
在這個階段,隨著資本集中度的大幅提高,投資決策會變得更加謹慎。相比于前兩年競相在早期投資階段豐富自己在企業級市場的投資組合,接下來資本們會更加注重推動強強聯合或者優勢互補的并購動作。與此同時,如圈內資深人士人稱T客所說,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也將開始扮演收割機的角色。而在多種并購組合中,傳統軟件大型廠商收購單品HR SaaS企業的可能性較大。HR SaaS企業的自身基因有望減輕傳統軟件廠商轉型SaaS過渡期的“痛苦”,而傳統大廠的客戶基礎也將給HR SaaS業務做大做強提供強大的后備支持。當然,并購向來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動作,并后整合的難度也不容小覷,因此并購之后能否實現1+1>2的市場效應,結果只有拭目以待。
但不管怎樣,接下來的中國HR SaaS市場,大家能夠看到這樣四類競手:持續一體化深耕的第一梯隊SaaS廠商、并購了SaaS業務的傳統軟件大廠、有國際化實力的國外軟件大廠、強調互聯網體驗和智能技術的HR單品進入者。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凱鵬華盈(KPCB)合伙人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早在2015年便在其報告中提到了人力資源企業軟件(HR SaaS)的應用場景。她指出,企業軟件使企業能以不同方式完成工作,而不僅僅是提高工作速度。(引用自中國網)這就決定了從現在開始,HR SaaS廠商的競爭焦點將從比拼產品功能,過渡到通過軟件和服務來優化管理和決策方式的階段,最終幫助企業實現人才管理體系的改革和重塑。
若說HR SaaS上半場的競爭還聚焦于商業模式的探索、產品功能的完善、以及營銷等外在能力的比拼,而即將到來的下半場,什么才能讓HR SaaS廠商真正的“惹不起”呢?
惹不起的下半場,HR SaaS要為“敏捷”而戰
在被業內人士成為“SaaS元年”的2015年,廠商們都還在懵懂地探索,到底要聚焦大客戶還是小客戶,到底是產品驅動還是營銷驅動等基本的商業邏輯,兩年多以后的今天,當廠商們在多次試錯中逐漸對定位于大中型客戶、產品和營銷并重、客戶成功高于一切的戰略認知基本達成共識,這“惹不起的下半場”到底還需要怎樣的能力?
或許很多SaaS圈內人會不假思索回答是大數據、AI技術等。但廠商在技術上持續創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實,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應該回到HR SaaS存在的價值本質,那就是幫助企業進化其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構建基于人才的競爭力,最終實現商業領先。那么,中國企業HR管理的進化方向,就決定了HR SaaS廠商贏得下半場競爭的關鍵:從產品功能的完善轉向關注客戶業務問題的解決。
兩年一度的《中國企業人才管理成熟度調查報告》指出,在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熟度的發展脈絡中(如圖2),人才管理是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真正從“以事為本”進化到“以人為本”的一個里程碑。而當下,隨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大多數企業從戰略到組織都開始面臨著一場敏捷化的變革,以適應環境和市場的瞬息變化。于是,人才管理業務也要隨之而變,迎來了它的“敏捷”時代,敏捷意味著支撐戰略、快速響應、靈活應變以及高度的內部協同,這樣的管理內涵對于底層的信息化體系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靈活、人本、一體化。
人才管理軟件若要跟上企業敏捷的管理需求,首先就要打通從定義人才標準、評估和發現人才、管理和發展人才、激勵和保留人才、并以終為始,能夠重新回到定義人才標準的一個持續優化的閉環過程,從而幫助企業構建一體化閉環式戰略型人才管理,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流程型人才管理。更重要的是,一體化除了意味著軟件上業務模塊和流程的整合,還要求各模塊和流程間數據的打通和全面整合,消滅信息孤島,使得企業能夠在后續通過挖掘數據洞察的價值,敏捷優化自身的人才管理體系。
對于軟件的應用來說,“人本”意味著用戶體驗至上。而HR SaaS軟件的用戶大體上分為兩類:對于HR人群來說,輕松實現流程的個性化配置,簡易定制個人所需和喜愛的工作界面,數據實時同步更新,移動端、社交化的流暢應用等這樣互聯網級C端體驗已成必然需求;而對于參與人才管理的員工和管理者來說,軟件無論在功能或是服務模塊上的設計,都需要簡單便捷、視覺美觀,并且讓員工全程感受到企業以員工為中心的思維,從而提高員工參與度,在軟件上主動留下更多的行為數據痕跡,為企業的人才管理決策提供客觀的數據支持。

圖2:北森《2016-2017中國企業人才管理成熟度調查報告》
大數據/AI技術,賦予HR SaaS產品更高價值的關鍵力量
隨著人才管理敏捷時代的到來,可以預見的是:HR人群的成熟度有望快速提升,而這一場敏捷化變革對于HRSaaS軟件如何更有力地支撐人才管理業務也將給予更高的期望。當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推動整個商業社會進行一場智能化革命,企業的人才管理業務也期待在這些新技術的驅動下敏捷優化及持續進化。而從廠商角度來看,當客戶在HR SaaS應用上使用的板塊越多,積累的數據越多,分析越深入,特別是基于機器學習的人工智能應用越深度,其為企業客戶帶來的價值越明顯,用戶粘性也就越強,市場競爭力也就越高。
因此,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必然成為賦予HR SaaS軟件更高價值的關鍵力量。而國內HR SaaS第一梯隊成員(如北森)以及虎視眈眈的國外大廠(如甲骨文、SAP等)在這些技術方面的布局早在兩三年前就已悄然展開。
但是,大數據和AI技術說來容易,若要真正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發揮應有的商業價值有兩個前提:一是足夠有質量的數據積累,二是找到有效的應用場景。
對于第一點,一體化的HR SaaS廠商誠然更有優勢:企業客戶能夠在其一體化人才管理平臺上將人才管理全流程數據完整留痕、保存并整合,數據驅動的科學人才管理才有可能實現。同時,目標市場為中大型客戶的廠商,在積累數據的質量和連續性上都有更好的優勢。另外,大數據分和AI技術的應用場景,對于企業人才管理中不同角色的用戶也不盡相同。比如企業中招聘經理更關心人才招募的有效渠道、時間和雇傭成本,而HR總監則更關心公司的人才水平在行業內的水平。因此,HR SaaS廠商必須時刻關注客戶、貼近客戶,以期對當下客戶的人才管理業務場景有深刻的洞察和豐富經驗的積累,清晰了解各種角色的關注點和痛點,從而為大數據和AI技術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式。
HR SaaS領導廠商北森,三次定位進化,是霸主野心還是戰略動搖
綜上所述,在這下半場的HR SaaS領域的競爭中,大數據/AI等技術的應用探索+深厚的人才管理技術及業務祭奠才能真正構筑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而縱觀HR SaaS領域內,兼具這些能力的廠商鳳毛麟角,而北森正是這樣踏實耕耘、構建自身核心能力的代表廠商。
眾所周知,2002年北森以測評起家,定位于人才測評供應商;2010年從測評拓展到SaaS軟件,定位自己為一體化HR SaaS廠商,推出了一體化人才管理云平臺;2012年開始探索大數據分析平臺,2015年正式更名為“北森云計算”;而近日,筆者又獲悉在8月18日上海的“iTalentU 2017”北森生態用戶大會上,北森將強化其作為HR技術廠商的定位,與會者也將看到北森關于大數據和AI技術應用于人才管理業務的新成果。不難看出從測評到SaaS軟件再到HR技術,三個不同階段的不同定位讓北森完成了完美的三級跳,并讓北森在15年間同時積累了人才管理專業技術和云計算技術。而即將公布的HR技術定位,更是北森著力于技術領先的戰略指向更加清晰。而與很多SaaS企業不同的是,北森強調的“技術”,絕不僅僅是當下風頭正盛大數據和AI技術。
一體化及PaaS平臺技術,靈動連通,協同增效
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內部打通至少同一領域的(如人力資源管理)多種軟件(如招聘、績效、繼任軟件等),在產品整合的基礎上獲得一體化數據以支持未來決策,這也是多年來CIO們一直努力卻未能實現的愿景。北森已經實現了從定義人才、評估人才到招聘、績效、繼任、e-learning等流程模塊的全面整合,這就意味著北森已具備在HR業務上提供完整的SaaS解決方案的能力。同時,整合全流程信息,連接內外部數據,快速反應,高效協同,為企業構建完整戰略型人才管理閉環。另外由于北森全流程研發的各個管理系統模塊都是建立在自有的PaaS平臺上,因此,用戶可以靈活配置個性化流程,可視化訂制業務模塊,隨心而動,隨意拼接,讓未來業務的可變性變得可控。
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內部打通至少同一領域的(如人力資源管理)多種軟件(如招聘、績效、繼任軟件等),在產品整合的基礎上獲得一體化數據以支持未來決策,這也是多年來CIO們一直努力卻未能實現的愿景。北森已經實現了從定義人才、評估人才到招聘、績效、繼任、e-learning等流程模塊的全面整合,這就意味著北森已具備在HR業務上提供完整的SaaS解決方案的能力。同時,整合全流程信息,連接內外部數據,快速反應,高效協同,為企業構建完整戰略型人才管理閉環。另外由于北森全流程研發的各個管理系統模塊都是建立在自有的PaaS平臺上,因此,用戶可以靈活配置個性化流程,可視化訂制業務模塊,隨心而動,隨意拼接,讓未來業務的可變性變得可控。
海量優質數據積累,奠定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性優勢
“人工智能的基礎首先是海量的數據,就這一點而言,北森從2002年人才測評開始,十幾年的人才數據積累可以說比任何一家廠商都具有優勢。”北森CEO紀偉國在談及此問題時非常自信。他還透露,在資本的支持下,北森將不斷探索這些人才數據對客戶企業的真正價值及人工智能在人才管理領域的應用方向。因此,北森將對其自有PaaS上的大數據分析平臺Ocean Analytics持續大力投入,旨在逐步釋放“數據金礦”的價值,讓大數據支持客戶管理決策的能力不斷升級。
15年人才管理專業技術的深厚積淀,差異化優勢難以模仿
企業人才管理,人是最關鍵的要素。但是人卻是最復雜最多變但卻很難真實了解和預測的因素。因此,HR SaaS廠商需要對人才管理的對象“人”有著足夠深刻的認知和高超的管理技術,經驗已經遠遠不夠,需要借助先進的心理應用科學、社會科學等專業技術來達成。這也就是為何在HRSaaS領域中,掌握測評技術的廠商最容易擁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而自身不具備測評業務的HRSaaS廠商,也總是想方設法地通過合作而獲得人才管理專業技術。北森的人才管理技術包括了人才識別技術、人才發展技術、人才評估技術,對人才和團隊的全周期管理決策提供了科學和技術支持。
“有人說北森已是傳統的HRSaaS廠商了,但其實事實恰恰相反。”北森市場副總裁這樣告訴筆者,“就像人一樣,15歲正是青春期,機體進入了蓬勃成長的階段,加之企業級市場本身就對廠商的專業積淀要求很高,因此現在正是北森厚積薄發、呈現更大價值的時刻。北森與生俱來技術創新的基因,無論是作為國內在線測評的開篇者,還是首個一體化HR SaaS平臺的推出者,再到大數據平臺、PaaS平臺的亮相和迅速升級,每個階段北森都是人力資源技術應用探索的先鋒。而在我們聚焦的人才管理領域,北森是真正的管理思想推動者,并且堅持用這些管理思想通過軟件產品來得以實現,于是客戶可以在使用北森的SaaS軟件時,感受到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讓用戶獲得互聯網級的完美體驗,在人才管理全流程和人才發展全職涯中,員工能夠更好地協作、溝通,反饋隨時發生,社交化和移動化的流暢應用,讓企業的人才管理隨時隨地為員工賦能。”“一個敏捷的北森一體化人才管理系統將會在8月18日北森用戶生態大會上將給大家很多驚喜!”北森市場副總裁透露說。
后記
2017,HRSaaS的競爭進入了下半場。對于HRSaaS廠商來說,“一體化產品布局+人才管理專業技術+大數據/AI技術”才能真正構筑起“惹不起”的差異化競爭優勢。HRoot的數據顯示,國內HR領域市場規模將在2019年達到3157億元,而這個數字在2014年只有40億美元左右。這說明國內HRSaaS市場的天花板還很高,市場前景仍舊廣闊,而無論誰是勝者贏家,這注定是個精彩紛呈的下半場,眾多的中國大中型企業也注定會成為廠商競相進化過程中的最大受益者!
聲明:中華網投資頻道作為信息內容發布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中華網投資頻道網站立場;中華網投資頻道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中華網投資頻道網站或通過中華網投資頻道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產生的財務損失,中華網投資頻道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