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這個詞已經很火了。
柳傳志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20年的中國企業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被淘汰的要么是適應不了環境,要么是在管理方面出了問題。”為什么中國的企業如此脆弱?美國的大企業平均壽命有40年,中國企業20年就所剩不多?
究竟問題出在哪里?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
我想,賦能理念的提出,正中下懷。
那我們來講講『賦能』
谷歌在【重新定義公司】提出『賦能』理念,闡述了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引領創新:
人才第一:同時有技術+創意+商機嗅覺的人,
放權給小而快的團隊,
戰略基礎要穩定,但策略計劃必須不斷調整,
先成長后賺錢,
了解但不模仿對手,
基于技術趨勢的大夢想,
少寫計劃,多動手,
重視數據。
細細品味,你會發現,這說的不都是“賦能于人,繼而賦能組織”嘛。是的,不管是給個人賦能,還是給組織賦能,最終的目的都是去到給組織帶來效益,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
第一:怎么讓組織具有創造力,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要激活個體;
第二:個體激活后,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
第三:怎么讓個體在一個組織的平臺上發揮作用,即激活組織。
面對這三個基本焦慮點,陳春花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挑戰自己,先讓個體強大,再和組織組合,集合智慧,以面對這些不確定性。也就是先給個人賦能,就是給組織賦能,這也是當下組織管理的根本性改變。
雖然未來的組織會演變成什么樣,現在還很難看清楚,但未來組織最重要的功能已經越來越清楚,那就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
而關于「賦能」,你還能開多大腦洞?
想想看,那些滿街都是的連鎖店是不是品牌運營方面的“賦能”?那些在淘寶上賺取第一桶金的鉆石店主們是不是獲客能力方面的“賦能”?那些在保險公司、地產公司、培訓公司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金牌保險員、金牌售樓小哥、金牌培訓師們是不是銷售服務方面的“賦能”?事實上,只要是通過企業自身為協作方提供能力的行為都可以稱為「賦能」。
賦能從本質上來講是構建了一種全新的協作關系,在這張關系網上是雙邊或者多邊獲益的行為方式。
不光是組織之間,就連組織與個人之間也有“賦能”。
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長曾鳴說——
未來組織最重要的是賦能,我們正在面臨的時代不再是管理或激勵,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
竊以為這句話中有兩層含義。
1 從組織的角度來講,未來企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人,而培養人的前提就是賦能于人,讓個人在組織的平臺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2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則是需要將自己的能力“萃取提純”為某種“通用”能力,在任何場景、任何工種、任何環境下都能發揮作用,實現自我價值。
而在培訓行業,當組織模式與技術革命并發,傳統培訓思維向賦能理念升級。升級認知,推動創新,提升培訓生產力。
培訓如何系統進化?如何基于移動互聯構建賦能平臺?作為國內最大培訓管理者社群,學道家塾攜益策教育聯合主辦第16屆“中國企業培訓大會”,聚焦賦能理念,基于“組織賦能金三角”、“賦能轉化六原則”,通過場景創新,幫助企業構建賦能生態,推動組織學習邁向全新境界。是培訓管理者不容錯過的年度規劃連接窗口。
我們將在此次大會中和眾多行業大咖一起探討:如何賦能于人,智學成才。
組織賦能金三角
技術:知識連接互聯網化
SaaS云安全著陸
SaaS模式在為企業帶來便捷的營銷手段、為企業管理作出貢獻的同時,消除了傳統軟件模式所需要的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投入,成為了很多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選擇。然而,SaaS除了可以給企業用戶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為信息安全實現了著陸。
內容:教學產品場景化
更多企業大學把“場景化”理論帶入課程設置中。聚焦到關鍵人才實際工作場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學員為中心的思路,本應該成為培訓設計的初衷。能力素質模型就像糖果精美的包裝禮盒,場景化更像是脫了糖衣的果肉實物,不修飾,但能讓學員清晰找到自己,能讓課程內容直指痛點與挑戰,能讓培訓的價值重新計量。
服務:核心機制與項目
年度人才培養混合式解決方案
傳統企業大學轉型
移動互聯組織經驗萃取
運營外包
▼
現場直播福利
這一次的年度培訓大會,我們將采用視頻直播和語音直播方式向各界人士送上最新鮮的大會盛況。
視頻直播:
(主要用于當天觀看)
通過視頻直播,您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各位大咖嘉賓們的傾情分享,干貨滿滿,還可以進行彈幕互動哦。
語音直播:
(主要用于下載語音資料和PPT源文件)
如您想下載老師們分享的資料,可以下載學乎APP,進入相關直播間獲取語音資料和PPT源文件
觀看直播途徑:
視頻直播:關注益策教育官方微博/一直播(直播ID:129497520)或在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年會直播』獲取更多年會直播相關信息;
語音直播:下載學乎APP,點擊首頁年度培訓大會展示圖,進入直播間即可。
直播時段:當天08:30—17:30(行程安排請查看下圖)
這次大會我們邀請了業內眾多知名大咖輪番上陣,您可以通過報名抵達現場與培訓界名人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培訓理念,與他們一起展現培訓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