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1-5 |
![]() ![]() |
瀏覽量: | |||
![]() |
近日在泰宏制衣看到,偌大的車間里,有不少設備閑置著,許多縫紉機前沒有操作工人。分管生產的負責人盛勤華說,雖說交貨期比較緊張,但因為缺少員工,企業正常生產已經受到影響。
昨天在平湖市了解到,像泰宏制衣一樣,也是由于企業缺工,伴宇實業有兩條生產流水線被迫停產。公司副總經理周旭楚說,公司現有2200名員工,而滿負荷生產則需要3000名員工。
“這種缺工現象在服裝、箱包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越來越突出。”平湖市勞動部門有關負責人說,由于員工流失造成用工短缺,不少企業面臨開工不足的窘境。據不完全統計,該市各企業目前缺工至少在3萬人以上。
根據平湖市勞動部門最近對279家員工在200人以上的企業進行調查時發現,企業缺工總數達到1.8萬多人,其中缺工50人以上的企業有165家。從行業分類來看,服裝企業166家,箱包企業33家,另外還有潔具、五金、光機電企業等。
雖說造成平湖市企業缺工原因較多,但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減少所致。平湖市勞動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中央對西部、東北等開發戰略的進一步實施,較多的勞動力往往會選擇就地就近就業或半工半農。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則在客觀上分流了大量勞動力,這也造成了企業用工不足。此外,一些企業內部管理不善,直接造成了員工不穩定。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破解企業勞動力緊缺難題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像重視招商引資一樣,關注和支持企業用工問題,從而破解新一輪“用工荒”。
平湖市勞動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要創新招工手段,延伸招工平臺,通過走出去培訓辦法,引進企業所需的新員工。令人欣喜的是,山森實業的成功實踐已做出了生動的注解:該企業通過與外地職業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職工技能培訓與學生就業進行對接,實現了當地學生從校門到廠門的順利過渡。目前,該公司從外地學校招收的員工超過員工總人數的10%。公司副總經理張水良說,走出去培訓員工,能夠彌補企業用工之缺。
為破解“用工荒”,平湖市不少鎮(街道)和企業主動出擊,采取走出去招工和“以工引工”的辦法,為今年用工需要提前謀劃和準備。最近,新埭鎮組織10多家規上企業老總,先后兩次赴安徽和山東進行招工,并與當地職業技術學校和勞動力市場進行了對接。新埭鎮經濟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曹桂龍告訴記者,他們已到安徽蒙城和太和幾所職業技術學校,專門落實今年招工需求量,預計今年可為新埭引進1萬~2萬名技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