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 2022年第一資源品牌合作計劃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 |
|||||
2010-1-21 |
![]() ![]() |
瀏覽量: | |||
![]() |
對話嘉賓
外來工政協委員龔玉文
市政協委員曾鑫國
市政協委員湯瑞剛
智通人才市場品牌關系部經理蔡小梅
話題背景
新世紀以來,“用工荒”已成困擾“東莞制造”多年的頑疾。
2009年,金融風暴云譎波詭。年初,企業主為訂單四處奔走;年中,紛紛陷入“來了訂單,沒了工人”的悲喜交加之中;年末,隨著外來工大舉返鄉,市場的隱憂和悲觀情調愈發濃重。
遲到了4個多月,“用工荒”再次沖擊東莞制造,而這次持續了大半年。來自勞動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自5月恢復到1后持續高企,最高峰時達1.61。突如其來又來勢洶洶,企業叫苦聲彌漲。不少企業主坦言,少了訂單靠庫存還能扛一陣,沒了人就實在撐不下去了。
“用工荒”已觸動東莞各界神經。去年下半年,企業主動招工動作頻頻,政府出面帶隊外出招工,市場多方聯動跨地引才。不過,從短期實效看,并沒有真正緩解招工難題。今年的“用工荒”,需要東莞繼續思考。
事實上,有些聲音值得聆聽。譬如,有人說,人往高處走,越沒吸引力的產業和企業就越難招人,現如今的“用工荒”是落后產能退出東莞前的集體呻吟,破解“用工荒”,仍須堅持推進產業調整與升級;也有人說,“用工荒”的背后,是東莞企業和城市的比較優勢在消逝,破解“用工荒”,東莞先要正視自己;還有人說,“用工荒”不是今天才有,明天還會繼續……
顯然,新形勢下面對“用工荒”,東莞需要更主動積極的對策,也需要更持續長效的對策。
對話
記者:現在都說,企業招不到工是因為工資太低,提高工資能改善用工現狀嗎?如何平衡提薪與為企業減負的關系?
曾鑫國:提薪只是優化外來工綜合待遇的一個方面。改善勞動環境,增進員工福利是企業吸引工人的根本之道。當然,在外部環境欠佳時,提薪確實會加重企業負擔,這時就需要政府通過稅費讓利、政策優惠等方式予以平衡。從長遠來說,企業應把這方面的成本預算放到員工成本核算之中,以強化投入的必要性。
龔玉文:最低工資只是一個標尺,其浮動空間很大,這個杠桿其實操縱在企業手中。從單個企業來說,自我調整薪酬待遇對于其短期內緩解招工難問題應該是有效的。而對整個東莞來說,做好用工穩定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實有必要。
蔡小梅:這個問題應該分開看,用工群體中普工對薪酬待遇是很看重的,提薪對他們會有很高吸引力。而對中高級技工人才來說,入戶、教育等配套服務更顯重要。東莞目前普工需求基數高,所以提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工難問題。
記者:提到“用工荒”,最著急的是企業,除漲工資調待遇,企業應對之策總體上略顯單一。對此,有何建議?
曾鑫國:從我觀察到的情況看,目前在應對招工問題上,企業不僅手段單一,還因信息不對稱產生惡性競爭。要打破這種局面,我建議成立一個類似于人力資源協會的第三方單位,其主要職責就是整合企業用工信息和資源,促進企業在勞動力方面的交流與協作。同時,這個組織還可以協助政府和市場做好全市用工信息發布和與外地用工的交流合作。
湯瑞剛:遭遇“用工荒”最應該思考的是政府,企業的對策往往都是被動的。如果說改進,就是轉向主動,除做好企業內部用工條件改善外,通過政府引導推進企業轉型,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
蔡小梅:我覺得,這跟東莞大多數企業缺乏用工規劃有關。東莞的很多企業還沒有設置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缺乏一個系統的長、中、短期用工規劃,缺工了就到市場上找,缺單了就盲目裁減工人。所以,要改變被動應對“用工荒”的局面就必須做好用工規劃。
記者:去年,為化解招工難市鎮兩級政府多次帶企業赴外招工,不過效果并不佳,如何看待政府在化解“用工難”上的作用?
曾鑫國:招工難并不只是企業的問題,政府確實應該有所擔當。事實上我們發現,發展比較好的企業在勞資關系改善上投入了不小的財力和精力,卻反而成了他們的負擔和壓力,這就跟外部大環境沒有提升有關。因此,政府對外要繼續做好外部環境的改善,同時對內強化用工法規化管理。
在環境營造上,我談一個具體的做法,F在來東莞務工的人,其實是很缺乏政府公共就業服務引導的,沒有獲取信息的便捷渠道,往往一下車就被騙。其實,如果在一些公共交通場所,設置一些招工接待站,為他們提供信息引導,就能極大地改善外來務工者對東莞就業環境的印象。其實,這方面的人力投入是不夠的,可以借助各鎮街的志愿者力量。
湯瑞剛:我倒覺得,政府在用工問題上不應介入太多,當好市場的維護者和秩序的監督者,而不是參與者和主導者。招工問題本質上還是一個市場行為,市場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市場來辦。
具體來說,要做好企業用工狀況調查,并適時統一發布信息。信息公開很重要,現在一些企業缺工,但有些地方和企業卻是勞動力冗余,信息公開有利于市場自我調節。當然,讓市場來化解用工荒,其前提必須是政府做好用工的法規化管理。
蔡小梅:去年,我們市場跟政府有過合作,政府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畢竟,依靠單個企業和市場的力量去招工,信息上、力量上都有些單薄。不過,政府直接帶隊招工的方式,又存在專業程度低、成本高等問題。所以,如果政府通過經費補貼企業的方式,委托一些專業市場機構來運作就能兼顧兩方面的好處。
記者:有一種觀點認為,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變化,未來招工問題將呈現全局性特點,您如何看待?東莞又該怎樣應對?
曾鑫國:從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來說,現在家門口就業越來越成為現實。因此,現在不只是東莞、珠三角在叫“招工難”,長三角、環渤海也一樣。應該明確的是,招工難以后將是企業發展的一支“主題曲”。所以從東莞實際來看,除了從教育、入戶等方面出臺可以留人的政策,營造一個能融人的社會環境外,就是繼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龔玉文:是的,用工荒正成為一個全社會的問題。我們發現,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中,,東莞工廠的用工壓力反而是最小的。一方面,是因為東莞本身是一個傳統的勞動力聚集區;另一方面,跟企業在本地發展的情況也有關。所以,未來東莞能否繼續吸引外來工,還是要在打造自身的吸引力上下功夫。因為,勞動力的市場競爭和流動會越來越頻繁。
湯瑞剛:勞動力總量在減少,企業最終還是要順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推進技術升級。
蔡小梅:區域優勢均等化了,到哪里就業都一樣。對東莞企業來說,轉型升級不得不做,盡管過程比較長。同時,本土勞動力還有一定的挖掘空間,這一塊可以彌補部分用工缺口。對這些人,可以著力培養成中高層技術人才,以適應東莞產業轉型的未來需求。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