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登錄],新用戶?[免費注冊]
最新共享 
主頁 > 招聘獵頭
2009年職場無憂指數年終盤點--金融篇
2010-1-22  字體  瀏覽量: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不斷深化,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均大幅下滑,中國經濟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在中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經濟舉措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經濟率先走出低迷逐漸復蘇,2009年GDP增速實現“保八”已成定局。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金融業不僅巍然屹立,保持穩健發展勢頭,而且充分發揮服務經濟的功能,書寫了驕人篇章!度嗣袢請蟆方诎l文評價金融業“2009發展驕人,2010前景喜人”。

  2009年招聘:往前看喜人 往后看愁人

  在此背景下,2009年金融業的人才招聘情況如何呢?據前程無憂(www.51job.com)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金融業網上發布職位數呈緩慢上升的趨勢,上半年招聘高峰出現在3月,下半年從8月開始,增長趨勢顯現出來,一直持續到年末,12月份達到全年招聘職位最高峰(見圖1)。據近期萬寶盛華發布的雇傭前景調查結果顯示:金融業2010年第一季度將繼續保持著最為積極的招聘預期,凈雇傭前景指數為+15%,比上一季度增長2個百分點。

  圖1:2009年1月—12月金融業網上發布職位數走勢圖

 

 

  數據來源:51job

  不過與2008年的金融業網上發布職位數相比,2009年金融業并沒有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金融業招聘的大體情況是處于半收縮狀態,還沒有完全顯示出其“爆發力”。(見圖2)。這對于個人求職者來說,招聘的寒意暫去,暖意還未融融。

  圖2:2008年與2009年金融業網上發布職位數對比圖

 

 

  數據來源:51job

  證券、銀行、審計的招聘需求觸底后回升

  2009年金融業招聘需求在回暖,但并沒有達到金融危機前的招聘需求量。細分金融業,以證券、銀行、審計這三大行業為例,據前程無憂(www.51job.com)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三個行業網上發布職位數整體呈上升趨勢(見圖3)。

  圖3:2009年證券、銀行、審計網上發布職位數走勢圖

 

 

  數據來源:51job

  證券業:人才政策調整,才市震蕩后穩步上升

  剛進入2009年時,滬深股市仍然籠罩在2008年綿綿下跌的陰影中。見底?還是創新低?市場人士觀點各異。從1月到5月,股指在人們的猶豫中逐波上行。相對應的證券業的人才招聘數量,從圖3可以看出,2009年證券業的網上發布職位數在4、5月出現了最低值。讓人不禁思考,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行業發展前景不確定性,證券業從業人員管理制度對于企業的招聘也產生了不少的影響。

  2009年3月,證監會重新修訂《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管理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了對基金經理實行注冊登記制度。根據相關規定,2009年4月1日起,基金管理公司聘任、解聘基金經理,應當向中國證券業協會申請辦理任職注冊、變更注冊和離職注銷手續,未按照規定注冊、變更或注銷的人員,基金管理公司不得聘任其擔任基金經理或進行基金經理任職變更。近期從中國證券業協會獲悉,2009年4月基金經理注冊登記制度實施9個月來,已取得初步成效,基金經理整體資質提高,頻繁跳槽和無序流動現象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此外,2009年4月13日,《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正式施行。根據證監會要求,《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出臺之前,證券公司應徹底規范遺留問題,立即停止新增無證券從業資格的內部營銷人員和各類外部營銷人員,立即停止新增無證券從業資格的內部營銷人員和各類外部營銷人員;已聘用的無證券從業資格的內部營銷人員及已簽訂代理合同的外部營銷人員應立即停止從事客戶招攬、客戶服務等營銷活動。

  滬深股市6月之后出現加速。雖然下半年出現振蕩,但整體保持強勢。與年初相比,上證綜指年終收盤上漲超過70%,深圳成指漲幅更是超過100%。另在2009年10月,孕育10年之久的創業板市場終于問世,也為資本市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提供了新途徑。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從而帶動行業人才需求回暖,從6月份開始持續到12月份,證券業網上發布職位數穩步上升(見圖3)。

  銀行業:中資行風頭蓋過外資行 城商行嶄露頭角

  近期,銀行業協會評出“2009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其中第一件大事就是“中國銀行業經受住國際金融危機考驗,抗風險能力大幅提高,國際聲譽顯著提升。”。無獨有偶,某知名金融報紙也推出“2009年中國銀行業十大新聞”,排名第三位的新聞是“外資銀行理財虧損,國內投資者維權。外資銀行聲譽在2009年受損嚴重。”從各方媒體對2009年中外資行的評價可以看出,中資行發展勢頭喜人,外資行則愈挫。那中外資銀行的2009的人才招聘情況如何呢?不妨從銀行業人才爭奪最激烈的校園招聘來一斑窺豹。

  銀行業2010校園招聘經歷了三波熱潮,第一波:2009年8月下旬—10月中旬,以外資投行為主。特點:啟動最早,招聘門檻高、人數少,千里挑一。相比在10月中后期才“魚貫而出”的中資行校園招聘,外資銀行“爭奪”人才的步伐可謂迅速。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局面下,外資行業績盡管近期有所回升,網點逐步擴張,業務量也在增加,可實際上外資銀行的校園招聘并未呈現增長態勢。外資銀行招聘計劃“維穩”,據業內人士統計,與往年相比,參與招聘的外資銀行數量減少十分明顯,仍然開展校園招聘的外資銀行招聘人數也普遍與去年持平,并未因為業務的擴張而有所增加。

  第二波:2009年10月中旬—12月中旬,以四大國有銀行為首的全國性銀行為主。特點:招聘人數多,多見全國統一招聘。進入11月份以來,國內銀行開始發力,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眾多國內銀行陸續拋出校園招聘“大單”,在全國高校校園掀起一股招聘熱潮,風頭遠超前一陣的外資銀行。在國內銀行招聘“大單”榜上,中國銀行以全國招聘超1萬人位居榜首。

  第三波:2009年11月下旬—2010年1月,以城市商業銀行和全國性銀行的省級分行為主。特點:啟動較晚,招聘務實,以地區性招聘為主。以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為代表,城商行的佼佼者們早在11月初就已公布校招計劃,并大張旗鼓地在目標高校中進行校園宣講,啟動時間甚至趕在了一些全國性商業銀行之前,可謂是搶足了風頭。11月下旬以后,各地城市商業銀行密集發布校招啟事,形成了銀行業2010校招第三波熱潮。

  城市商業銀行2009年鉚足了勁與全國性商業銀行爭搶優秀應屆畢業生,與城市商業銀行加速擴張的勢頭有直接關系。最近幾年來,城市商業銀行在國內銀行業的地位迅速提升,佼佼者發展勢頭與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毫不遜色。

  不久前發布的《2009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報告》指出,金融危機以后,中國城市商業銀行進入了高速發展、劇烈分化的時期,新形勢下的銀行大致可根據業務范圍與規模劃分為三個層次:全國性銀行,區域性銀行,地方性銀行。其中區域性銀行最可能由目前大規模發展的城商行發展而來。在這一形勢下,便出現了業內競爭者一邊加大擴張力度,一邊加大人才儲備的現象。各城商行除了大力從同行業“挖角”成熟人才之外,加強儲備應屆畢業生也成為共同的策略。

  審計業:先抑后揚 人才招聘需求節節攀升

  自2008年9月份開始,隨著A股市場逐步步入熊市,新股發行工作實際上一直處在暫停狀態,讓等著吃“IPO項目”這碗飯的“四大”面臨著“絕收”的尷尬局面。“四大”的另外一項重要收入項目—上市公司財務審計也因客戶公司業績下滑,遇到了客戶要求降低財務審計費用的“還價”舉動。從2008年11月起,自安永裁員風波肇始,普華永道、畢馬威和德勤相繼開始傳出減薪、裁員和“LAP”(leave of absence program;無薪休假)的諸多抱怨和恐慌。據前程無憂(www.51job.com)的統計數據顯示,審計業網上發布職位數從2008年10月開始下跌,一直延續到2009年6月份(見圖4)。

  圖4:2008年與2009年審計業網上發布職位數對比圖

 

 

  數據來源:51job

  2009年7月,三金藥業招股意向書的發布,宣告沉寂了9個月的IPO正式重啟,A股市場再次恢復融資功能。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集中掛牌上市,十年磨一劍的中國創業板正式起航,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新的發展階段。

  與資本市場密切相關的審計行業,在人才招聘需求方面積極響應市場的變化,從2009年7月開始的整個下半年,審計業的網上發布職位數節節攀升(見圖4)。據媒體報道, “四大”的“offer雨”落在11月12日,招聘數大于宣講會所披露的數字。“四大”宣稱2010年招聘計劃是:普華永道560人、德勤360人、畢馬威370人、安永400人。而實際上,普華永道發了近700個offer,德勤發了近500個,其他兩家也多于計劃。

  另據安永在年底前發表的“全球IPO最新信息”顯示,全球IPO的復蘇主要由中國內地和香港帶動,預計201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的IPO融資額將達歷史新高,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IPO融資總額將增加2倍以上。中國企業將成為全球IPO熱點。由此可預見2010年審計業的人才招聘需求還將繼續增加。

  跳槽意愿突現 二線城市更具吸引力

  經濟形勢在變,企業的招聘需求在變,作為金融業從業人員的跳槽意愿是否有變化?為此,前程無憂在2009年的3月、6月、12月先后三次向金融業就職者進行了跳槽意愿的調查。

  跳槽意愿高漲 職位、薪酬期望走高

  根據前程無憂所做的“個人跳槽意愿”調查結果來看,6月份,金融人對于是否要跳槽這件事情,比較遲疑,沒有十足的把握,處于觀望狀態的人越來越多。而到了12月份,選擇“明年會嘗試跳槽”的比例大幅增加。這表明,受經濟環境的影響,那些在2009年憋屈一年的金融人,將大膽重設自身定位,追求理想崗位。調查數據還顯示,65%的受訪者預期跳槽后職位將上升,89%的人認為跳槽后薪資將上升。這表明金融人對跳槽后的職位、薪酬的期望將大幅走高。

  行業不景氣已成過往 人際關系僵化促使金融人跳槽

  關于金融人跳槽的原因,在調查問卷列選的八項中,“對薪酬福利不滿意”、“個人職業發展遭遇瓶頸”這兩個常規因素依舊盤踞跳槽原因排行榜前兩位。其中,“行業不景氣”的排名從3月份的第四位下跌到6月份的第六位,而12月份的調查數據顯示,該選項排名最后。

  值得關注的是,“人際關系僵化”這個選項在3月份的時候,排名最后,不過6月份已上升到排名第五,12月份依然占據靠前的位置。金融業人才競爭激烈這是眾所周知的,尤其在2009年金融危機尚未消散的時候,金融人倍感職場壓力,為了保飯碗,常常把同一戰壕的同事視為競爭對手。不過前程無憂職場專家建議金融人不僅要競爭也要合作,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進行合作雙贏,它應是金融人職業發展的推進器,而不是絆腳石。

  目的工作城市更明確 二線城市受青睞

  根據前程無憂所做的“個人跳槽意愿”調查結果來看,金融人對于目的工作城市的選擇趨于明確,“無所謂,都可以”的比例從3月份的23%、6月份的24%,降低到12月份的19%。而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抉擇中,盡管一線城市的比例將近一半,但越來越多的金融人選擇二線城市。從三次調查的結果來看,一、二線城市的比例的差距在漸漸縮小。

  另據近期萬寶盛華發布最新的雇傭前景調查結果顯示:京廣滬三地企業的雇傭預期雖然也在繼續上升,但增長幅度比較溫和。蘇州、重慶、西安、青島、武漢等二線城市的雇傭前景超過京廣滬,這預示著二線城市將為求職者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驚悚的房價、通貨膨脹的預期、逐月攀升的物價指數,讓在一線城市苦苦掙扎的金融人不再堅持大城市的夢想,轉而投向二三線城市尋找機會,過簡單輕松的另一種生活。

第一資源活動&會展
薪酬訓練營
調研報告下載
微信公眾平臺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卓越人力資源服務解決方案
SAP中國 ADP
北森 中智咨詢
怡賽 愛康國賓
肯耐珂薩 關愛通
MERCER 科銳國際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久久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色九月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