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 2022年第一資源品牌合作計劃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 |
|||||
2010-2-23 |
![]() ![]() |
瀏覽量: | |||
![]() |
騰訊科技訊(徐志斌)我一直有個問題,CEO們是如何從小職員一步一步做到今天的職位的?總有些規律可循吧?日前,騰訊科技大規模展開以互聯網、IT業界為主的CEO成長路徑調查,就想部分揭開這個規律。在歷時半月,我們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邀請了100多位CEO參與,最終有超過60位CEO熱情回復,和大家分享了他們的成長經歷。
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她們總會有一些有趣的共性:超過6成的CEO跳槽在2到4次之間,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凡人。其中24%的CEO是在最近這一兩年跳槽到現在的職位上的。
同樣,有6成以上CEO都是先工作再逐步確定的方向。還有2個人認為,自己是逐步被工作推到這個地位的。剩下的比例37%比例的CEO才明確回復說,自己從一畢業開始就明確了未來的方向。
這個結果對剛參加工作的朋友來說很有參考意義。要知道,今天暫時不開心、工作暫時不好無所謂,明天總是會有機會騰飛。不過,什么是推動職業騰飛的助燃劑呢?
想起了和前百度副總裁、著名主持人梁冬的訪談,他告訴我說,讀大學的時候無意中和一位老師聊天,沒想到老師跳槽到了鳳凰衛視,于是他被帶到了鳳凰衛視做主持人,此后的一步一步幾乎都是被選擇的狀態,成長為著名的主持人。直到他自己做主跳槽到了百度。他總結這個被動的成長過程說,能力或有大小,但自己真誠地對待了那份工作。
真誠!對吧!這是調查所不能揭示的東西,好在騰訊科技也邀請了多位CEO接受我們的訪談或采訪,通過表述他們向我們揭示了這些數字背后的東西。
唐駿和張亞勤或是特例。最近張亞勤的新書出版了,他在其中講述的成長故事是,每次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這個習慣從他還是學生時就已經是這樣。因此不斷努力,不斷抓住機會,成長為今天的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關于打工皇帝唐駿,我曾經和他開過一個玩笑,說為什么他會受到這么大關注,是因為他是一個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在高校里也追女朋友,也沒什么有權勢的爸爸,但是他通過站在有關部門門口爭取留學的指標、通過上班后設定目標為自己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也可以說他們很運氣,如微軟中國總裁的不斷變動,給了唐駿一個機會。不過,事情到了這里又走了一個圓圈:如果他之前對工作不真誠,不做好努力,這個機會也不會掉到他的頭上。
如上所述,時時認真對待工作,當他們要跳槽的時候才有好的跳板。這時,6成以上CEO認為是現有平臺沒有成長空間,或是新的領域更符合自己的興趣。這似乎給我們借鑒,當我們后續選擇工作的時候,興趣和愛好、成長空間也要多想想。當然,這個是和職業規劃緊密相關的,他們中許多人也建議,職業規劃3年修訂一次為宜。
調查結果也顯示,CEO們除了會跳槽外,也會有迷茫,這就更加像我們凡人了(呵呵,當然是玩笑了,他們本來就是凡人嘛)。他們經常有會苦惱,會有許多產業變化的機會讓他們憂慮,抉擇。因此,有45%左右的CEO通過不斷升職來充實自己,還有34%的CEO會通過去拜會各個領域的專家、從業者,通過和他們交談的方式來獲得提升。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法子。
我們也問了些平庸的問題,如學歷重要不重要?很多CEO都回答不重要,還是能力重要。還有同事關系重要不重要?這個答案無需看也能知道是肯定的。什么年齡段重要?有人認為是30歲前,更多認為啥時都重要。這些只是參考。
2010年的開年策劃,騰訊科技將目光放在了CEO們的成長上,正是希望,在新的一年,給每一位網友一個好的參考:小職員也有機會,能成長為大CEO!只要我們真誠對待工作。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