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 2022年第一資源品牌合作計劃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 |
|||||
2010-3-2 |
![]() ![]() |
瀏覽量: | |||
![]() |
“職場新人”離職原因何在?一項最新研究調查給出了答案。該研究報告基于“人民網-麥可思-2009屆大學畢業生‘職場新人’月度跟蹤調查”的1、2月調查結果。該調查以2009屆就業大學畢業生(包括本科與高職高專)為調查對象,對2009屆就業大學畢業生的職場適應過程進行月度跟蹤調查,實時了解其各時段的收支、從業壓力、所遭遇的職場問題及其變化等。該調查結果代表著被調查到的2009屆就業大學畢業生的狀態。調查方式是掛網調查,無隨機抽樣。數據收集由人民網教育頻道負責完成,問卷設計、數據分析與解讀由麥可思(MyCOS)負責完成。
“職場新人”離職七大現象全景look:
薪資福利為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首要原因。
人民網-麥可思調查顯示,截至2月15日,有過離職經歷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首要離職原因為“薪資福利偏低”(35%),并且,男性大學畢業生因“薪資福利偏低”而離職的比例(39%)較女性大學畢業生(28%)明顯要高。其他2009屆大學畢業生的主要離職原因還包括“個人發展空間不夠”(23%)、“想改變職業或行業”(12%)等。
現居廣東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比例最高。
在調查覆蓋的主要教育省中,現居廣東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有離職經歷者比例最高,其后為上海、北京等。當前離職比例最高的前10個省、市、自治區中,有9個省、市、自治區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第一原因為“薪資福利偏低”,主要為經濟發達地區。這是由于就業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才競爭就越激烈,就業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跳槽率就越高,同時也說明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質量不高。
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比例最高的職業為“餐飲/娛樂”行業。
據人民網-麥可思調查,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比例最高的10個職業依次為“餐飲/娛樂”、“銷售”、“生產/運營”、“房地產經營”等,這些職業大多為入職門檻較低的低薪工作,就業的大學生畢業跳槽的主要理由是“薪資福利偏低”;從事“幼兒與學前教育”和“美術/設計/創意”的大學畢業生跳槽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職業不能提供“個人發展空間”,而“酒店/旅游/會展”這些職業缺乏吸引力,大學畢業生離職主要因為“想改變職業或行業”。2009屆大學畢業生收入越低離職比例越高。
人民網-麥可思調查顯示,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比例最高,其次為月收入在1200-2300元的群體,而月收入在2300元以上者離職比例最低。從離職原因來看,所有收入層次的畢業生首要離職原因均為“薪資福利偏低”。也就是說低薪可以雇用到“先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一旦有了點工作經驗,大學畢業生就會迅速地開始“后擇業”征途。月收入2300元以上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與收入較低的另兩個群體相比,因“個人發展空間不夠”離職的比例(28%)相對要高,比月收入1200-2300元、1200元以下者分別高出4個、9個百分點。
消費超前已經影響到大學生畢業的擇業取向。
人民網-麥可思調查顯示,當前有24%的2009屆就業大學畢業生為“月光族”(月收入與支出之差為-250元至250元),7%的大學畢業生月收入與支出之差小于-250元,成為“負翁”。45%的“負翁”離職的理由是“薪資福利偏低”,而只有33%的非“月光族”離職因為“薪資福利偏低”。
2009屆大學畢業生一周加班時間15小時以上離職比例相對最高。
加班時間在15小時以上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離職首要原因為“薪資福利偏低”(37%),而非工作要求和壓力太大。離職比例最低的不是加班時間最少的群體,即5小時或以下者,而是加班時間在6-14小時的大學畢業生。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加班時間多者,因“個人發展空間不夠”而離職的比例較高,而“想改變職業或行業”的比例反而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初入職場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并非“好逸惡勞”,在注重“錢途”的同時也是看重“前途”的。
大學畢業生的月支出額與其求職時薪資底線接近。
2009屆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每月收入約1900元,支出約1300元,節余平均約為600元,其中本科節余約為700元,而高職畢業生節余約為500元。
注意:2009屆大學畢業生工作中遇到的三大問題是:發展空間不夠(25%)、經濟壓力太大(20%)和所學知識和能力不能滿足工作需要(19%)。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