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 2022年第一資源品牌合作計劃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
![]() |
|||||
2010-3-11 |
![]() ![]() |
瀏覽量: | |||
![]() |
近一周以來,包括長盛、中海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7只基金出現基金經理變動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大的基金公司,今年人才流失更為嚴重,華夏6只基金,招商5只基金,南方4只基金,匯添富、長盛、銀河等各有3只基金出現基金經理變更……
業內人士表示,多數基金經理變更是由于基金經理離職,他們大多數選擇“奔私”。似乎,大基金公司已經成為私募人才的培訓基地。
多家大基金頻換基金經理
3月4日,長盛基金發布公告,旗下有15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肖強辭去長盛創新先鋒基金經理一職。事實上,今年一季度還沒有過完,已經有很多大型基金公司面臨多只基金經理離職的窘境。其中,華夏基金的變動最大,包括華夏紅利、華夏成長混合、華夏穩增等6只基金出現基金經理變更。其他大型基金公司也在年初出現離職潮,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司均有多位基金經理離職。
“今年年初大型基金公司離職的基金經理比較多,小基金公司倒很少。這并不奇怪,因為大型基金公司名聲大,很多機構都喜歡來大型基金公司挖人。”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事實上,大型基金公司已經長期面臨人才流失。從2009年以來,嘉實基金有10只、國泰基金有8只、華夏基金有7只基金出現基金經理變更。在基金經理變更后,不少基金甚至不得不面對人才荒的尷尬,比如今年招商基金,有5只基金變更后都由張婷擔任基金經理。
遲發年終獎難阻離職潮
“為了阻止離職潮,今年基金的年終獎普遍遲發,至少我還沒有聽說有基金人士拿到年終獎的。”一位基金內部人士表示。“而且,今年有的基金不但年終獎要遲發,還要分批發,就是希望你別走。”
但是這也沒能阻止基金經理的離職潮。今年以來,已經有接近50家基金出現基金經理變動,這一數字大大超過2009年同期基金經理離職的數目。
“沒辦法,基金經理的收入并不像普通人想象得那么高。即使在去年的年景,在業內年收入100萬到200萬元的基金經理占大多數,300萬元、400萬元以上收入的基金經理只是鳳毛麟角。加上現在老鼠倉查得很嚴,很多基金經理都不想干了。”該基金業內人士表示。
他表示,如果基金經理希望離職,公司除了利用扣住年終獎這一手段外,缺乏其他有效手段來阻止基金經理離職。“所以他們拿了年終獎還是要走的,或者干脆不要年終獎直接走了。”
私募成為最常去處
從目前來看,基金經理離職最常見的去處就是私募。華夏基金今年2月份離職的著名基金經理孫建冬就選擇“奔私”;交銀施羅德前投資總監李旭利、工銀瑞信基金公司前投資總監江暉等目前都在運作私募。
“目前,基金經理離職有三個主要的去處,包括私募、其他公募基金和保險,而去私募是最多的。原因很簡單,去私募的收入高得多。比如,去私募管理2億元資產,一年賺回4000萬元,私募基金經理至少可以提取其中10%也就是400萬元,這比大多數公募基金經理賺得多多了。”一位基金內部人士表示。
更何況很多私募基金經理的提成達到30%,這比他們在公募基金時收入高出很多。
對基金經理來說,“奔私”是一個好選擇,但對于公募基金的持有人來說,基金經理頻頻變更卻不是好事。“如果基金經理更換,意味著整個基金的投資風格將出現變更,業績則必然出現變更。”信達證券基金行業分析師李琛表示。
由于最常見的情況是一位頗具經驗的基金經理被一位新人替代,業績向下變更的風險更大。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昨日全部500多只基金中,僅有10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任職超過3年,其中基金經理任職在5年以上的僅有12只。
如何添加“第一資源”微信公眾平臺?
1、二維碼掃描:可在手機上登錄微信選擇“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攝像頭對準二維碼圖片約2~3秒、即可識別并加載微信的基本資料,添加好友;
2、按號碼查找:通過輸入“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眾賬號:第一資源
微信號:tophr-China